搜索
 

南京农副物流中心:“菜篮子”超级航母崛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众彩会展中心

南京市越冬蔬菜保供库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国家级物流场站航拍

编者按

农产品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上连生产下接消费,更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按照“南京唯一、华东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特大型“菜篮子”,如今辐射半径超300公里,年交易额超600亿元,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菜篮子超级航母,在南京农副产品供应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先后获评商务部首批国家级公益性示范市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榜单前十强农批企业,荣获“2020年度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之星”荣誉。

A

超级“菜篮子”,保供压舱石

凌晨1点,当整个城市都褪去喧嚣,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就已经开始了紧张繁忙的一天。市场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品种丰富,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海鲜水产,在经过多个环节的流通和长途运输后,通过这里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作为特大型“菜篮子”工程,南京农副物流中心规划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以上。经过11年的发展,完成开发建设区域面积1200亩,建成各类经营设施110万平方米,内设蔬菜、果品、水产、肉类、副食品、百货、粮油、酒店用品等8大专业市场,交易品种超过40万种。

从开业至今,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交易量逐年攀升,真正成为华东地区的超级菜篮子。统计显示,2019年,市场实现交易规模超过1000万吨,交易额超过600亿元,蔬菜、果品等农副产品供应份额均超过南京市场的70%。截至目前,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累计实现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交易量突破9000万吨。其蔬菜市场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蔬菜集散地;果品市场成为全国交易面积最大的交易专区;副食品、百货、粮油、酒店用品市场,辐射能力跃居苏浙皖榜首。

菜篮子超级航母,也是南京市场保供的压舱石,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保供的公益功能更加凸显。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市场经营、管理等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临危不乱,千余员工、百余名商户,义无反顾冲在防疫一线,放弃休假、夜以继日,筑起园区门禁、市场入口、街区档口3道防线。从隆冬严寒到连绵梅雨,市场通过严密的人墙防线、科学的指挥调度、有效的防控措施,实现“市场不闭市、商铺不关门、商品不断档”,支撑起南京全市正常供应,并得到国家商务部致信表扬。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作为全市越冬蔬菜保供和粮油战略保供的重要基地,常年保持蔬菜储备3000吨、粮食储备1000吨,突发情况下能够保全市7天连续有效供应。目前,市场紧扣“保障全市1000万人口连续15天供应”更高目标,启动30万吨“城市智能货仓”新基建项目,确保将粮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B

物流强阵地,发展新引擎

“我们建立了900亩水蜜桃生产基地,最忙的时候100多位员工同时上阵,”在果品交易区,南京鲜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连浩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目前公司每天水果销量达到四五万斤,已拥有100多家稳定客户,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

菜篮子超级航母迅速崛起,为江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信息流。据统计,现阶段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日均车流量近3万辆次,人流量超过6万人次,强力辐射苏北、皖南等区域,辐射半径超过300公里,外销比例稳定在40%左右,辐射范围位居华东地区规模第一;入场经营商户超过4000户,成为全国发展势头强劲的农批市场。

规模庞大的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催生多种新业态,撬动就业蓝海市场。市场就业容量达5万人,直接带动产业链就业超20万人。今年以来,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积极落实市里“新都市”建设部署,启动“管理升级、品质提档、形象提升”计划,吸纳交通、保洁、安保等岗位就业超500人。响应“宁聚行动”号召,结合网红电商、冷链仓储、云结算等新产业,开发金融、会计、电商、文创、直播等专业岗位1000多个,带动相关就业近万人。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不仅打造增收“蓄水池”保居民就业,同时强力保障商户利益。受疫情影响,商户整体经营业绩有所下降,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多措并举,保证市场平稳运行。及时兑现减税降费、惠企稳企政策,开发“商铺贷”“信速融”等10余项供应链金融业务,改革蔬菜市场收费模式,调整果品市场收费结构,累计减免商户租金超7000万元。

数万就业人口在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附近集聚,有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在市场建设初期,周边一片空地,如今,江宁东麒路附近已是一片繁华,成为南京重要的物流集聚基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附近的东山汽车文化小镇更集聚56家汽车经销商、61个汽车品牌,基本上涵盖了全部乘用车型。

C

搭建新场景,拓展新空间

今年9月,市场“零食大王”首度试水网红团队组队为零食带货直播大促,来自快手和抖音的14名主播联手为优选出的各类零食打call,轮番上阵,边吃边播,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各类热门大牌零食。当日,短短5小时就收获1200万人次围观,销售额达1160万元。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更好地助力商家经营,刺激消费市场回暖,市场成立了众彩网红项目工作组,希望通过新平台的搭建,帮助商户拓宽销售渠道。

如今,直播电商如雨后春笋,自媒体、移动互联等新型业态模式对线下市场有不小影响。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作为“线下货物中转站”,正加快融合“互联网+”,努力拓展数字经济,为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生鲜电商异常火爆,农批市场依旧是电商商家的进货主渠道,我们正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供应链,拓展新型业务。”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年度500亿元物流业务规模为愿景,统筹推进农副物流(城市)总体规划,全面整合现有国家级物流场站平台功能要素,按照“产供销”新型产业模式构架,打造实体化运营公司,深度介入产业关键环节,在现有生鲜板块的基础上,打造另一个规模体量相当的“全新众彩”,实现“双翼齐飞”。

目前,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正结合“新消费”理念,加快推进南京众彩网红街区电商供应链示范基地建设,预计明年2月上旬完成项目建设并进入试运营。

与此同时,市场还将打造线上电商平台,开辟线上交易渠道,利用市场“品牌、品质、品控、品类”四大要素叠加优势,为商户打造“线上网络版”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拓展,“实体网络”双向延伸,让市场创业空间迅速倍增。

“我们力争通过5年努力,将市场打造成为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新型业务规模超100亿元,经营收入超10亿元,各项经营管理机制走在全国前列的跨区域‘农批标杆’。”市场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说。

数读

2019年,在农产品产业变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实现交易额605亿元,交易量1085万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创历史之最。

11年来,市场累计实现交易额超过4000亿元、交易量突破9000万吨,年均增幅超过16%,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超过40项,荣获省市级荣誉超过110项。

本版撰稿 李培 汤姣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