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京高新区(浦口园):让文明成为这里最亮底色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夏日清晨,漫步在南京高新区(浦口园)的绿荫小道上,流连于兰溪公园的锦簇花海中,怡然自得。旖旎的风景、晨跑的人群,构成一幅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画卷。

城市的文明,在风景、在环境,更在人心。在浦口园,打造文明园区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在这里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支“啄木鸟”队伍,他们不时地穿梭于小区、企业、建筑工地,通过动员宣传,将文明园区的打造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各个环节。目前,从单位到小区,从企业到工地,从干部到群众,一幅幅全民参与的生动画面出现在园区各个角落,在41.29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凝聚起全部合力。

制度保障,共赴“文明之约”

日新月异的园区风貌、亮丽整洁的道路环境、安全通畅的交通秩序、文明有礼的市民员工,融汇成园区的文明“底色”。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标准再拔高、力度再加大,推动园区品质再提升、魅力再绽放?浦口园的答案是——制度上得到保障,工作也能更快落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据了解,目前,园区已成立专项行动小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调度,聚焦查问题、找不足、分任务,一线督导检查形成常态,全力督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与此同时,所有相关部门从“硬标准”和“软实力”上严格自我要求,从点滴处入手,由细微处着眼,着力补短板、促提升,动真碰硬狠抓整改落实,将工作深入到每个“末梢神经”。

“虽然专项行动小组是随着这项工作开展而成立的,但改善园区环境、提升园区形象却早已融入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血液’中。”园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回忆道。防疫期间,园区全面落实“防疫+”战时工作机制的部署,全面摸排企业防疫物资准备情况,为其提供可借可还的“口罩银行”;复工复产后,通过惠企六条政策,服务推进企业、工地“满血复活”等方面创新举措,并配合蓝天保卫战和扬尘管控工作,对所有围挡进行整改,力求园区“颜值”再上新台阶;防汛期间,作为江浦街道防汛“后备军”,园区坚持24小时值班制,紧盯道路易淹点,防止出现交通堵塞及山洪滑坡。

力度+温度,兼顾“眼前”和“长远”

上午十点,驱车来到园区金雁湖国际社区服务中心,一眼望去,只见这条五百余米长的道路上十分空旷,偶尔出现一辆出租车也即停即走。

“这条路叫山林路,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机动车违停现象一度十分严重,导致这里只有单车道能行走。”园区监管部副部长曹义政告诉记者,由于该处地处中心地段,学校、商铺、小区等都分布于周边,一直以来人流量居高不下。

任何表象的形成都有其内在因素和矛盾,浦口园深谙其道。对此,园区开展了停车整治专项行动,一方面重新施划所有标志标线、设置护栏、安装电子监控,同时发扬“钉子户”精神,所有人员在路口轮流值守,一旦发现违停现象,绝不手软,多劝导、多解释、多说明、多宣传;另一方面,园区也坚持综合施策,体现人文关怀。“经过前期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因为周边小区车位有限,加上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办事,导致停车难、停车乱。”曹义政表示,对此,园区将社区中心负一层停车场全部对外开放,同时对于周边未开放道路进行实施引导停车,“目前周边约200个车位可供市民使用,基本满足需求。”

打造文明园区绝非一朝一夕之力,浦口园始终坚持温度与力度相结合,既严格规范,又体现人文关怀。“城市管理过程中必须兼顾‘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对各种乱象说不,也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春风吹又生’。”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标准+创新,发展红利惠民生

“我们是金地悦峰居新北路临街商铺全体业主,因历史原因,我们商铺门口场地狭窄,车辆来往困难……”日前,园区接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原来,4月15日,园区接到市民反映,小区门面房前绿化带面积太大,树木种植高,没有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且门面房前没有预留停车位,商铺日常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接到市民反映后,我们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曹义政表示,会上他们研究了近三年该小区门面房门口绿化情况,以及在此处增设临时停车位是否合理等问题,考虑新北路早已竣工,如改造此处,规划、国土部门协调难度较大。

事情仿佛陷入了两难境地。正在此时,新北路绿化提档升级一事,让园区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我们借此机会,将此处绿化中的大乔木减少,种植不遮挡商户小灌木球类等植物,打造出开阔的绿地环境,同时在商户硬化道路前外扩3米,采用植草砖做出临时停车位,解决商户停车难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曹义政说。

“悦峰居门面房事件”是园区坚持标准并不断创新的真实缩影。一直以来,园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整体意识,坚持常态管理和长效巩固共进,同时创新思路与做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让发展“加速度”、民生“含金量”与居民“幸福感”同步提高,让文明园区建设成果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刘涛 谢玲珑 鲁舒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