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爱无疆”抗疫新合唱作品音乐会,在沉寂大半年之久的长江路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唱响第一个音符时,南京终于重启了今年疫情发生以来的首场线下音乐会。
古典音乐会、交响音乐会、各式主题音乐节,以及连续举办多年即将来袭的南京森林音乐会……这些年,顶级乐队、顶级音乐节纷纷来到南京。作为一座“爱乐之城”,南京拥有的不仅仅是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更多普通百姓参与、普通市民受益的合唱音乐会,也让南京四季歌声不断。这些余音缭绕的合唱之音,正以南京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国际舞台。
合唱启幕
沉寂半年的音乐厅飘出乐章
刚刚结束的8月,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内,终于飘出了乐章。“大爱无疆”抗疫新合唱作品音乐会是南京首次以抗疫为主题的合唱音乐会,这也是南京市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2020南京合唱公益音乐会的首场演出。来自南京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合唱团,在这里重新启动了南京城上空的音乐之声。
音乐会上,合唱团演唱了来自南京本地作曲家苏永进专为抗疫谱写的新合唱作品。从今年3月起,苏永进前后耗费一个多月,反复推敲,谱写出三个篇章十余首作品。《热血长城》《皎皎白玉兰》《生命日记》《暖流》《又一个春天归来了》……一首首新合唱作品,不仅彰显了抗疫中南京的大爱和温暖,也让南京人重新走进音乐厅享受了一场艺术盛宴。
以合唱开启南京新一年的音乐盛宴,并非偶然。这场音乐会由“杨鸿年教授南京合唱艺术培训基地”南京合唱协会青年研习班合唱团出演,从6月开始排练,到8月最终走上艺术中心的舞台,尽管线下排练仅有三四次,但合唱团充满深情的演唱,大爱无疆的歌声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虽然没有闪耀的明星,但是南京合唱协会青年研习班合唱团,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杨鸿年教授在南京建立“杨鸿年合唱培训基地”后培训出的合唱团。杨鸿年被世界合唱界誉为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他的名字与指挥、合唱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爱乐合唱团,还是杨鸿年童声合唱团,都享誉音乐界。经过6年精心培训,南京合唱协会青年研习班合唱团已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南京的‘杨鸿年合唱培训基地’,也是杨老的第二个合唱基地,将此放在南京,不仅仅源于杨老是从南京走向全国的指挥家,更得益于南京良好的合唱基础与氛围。”苏永进告诉记者。
走出国门
群众歌咏发展进高雅艺术殿堂
近些年来,合唱作为一项群众性非常广泛的文化活动,日渐兴起。它以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而南京的合唱事业,开始得更早一些。“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后不久,江苏省第一个恢复活动的合唱团队,就是南京的钟山合唱团,当时吸引了几千人前来报名。”作为合唱团的主要发起人之一,苏永进告诉记者,经过40年的发展,南京的合唱团、合唱活动以及合唱氛围都迅速发展,不仅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更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南京大大小小合唱团超过200个,不仅仅有社会自发组织的老年合唱团,不少大中小学校、甚至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合唱团队,而其中不少合唱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从群众性的活动成长为艺术性、专业性兼具的专业团队。”苏永进也是南京合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告诉记者,在南京合唱协会的组织与发展之下,南京多个合唱团连续在江苏紫金合唱节比赛中获得金奖,更在全国乃至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南京合唱协会青年研习班合唱团就曾在韩国拿下合唱金奖。
此外,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小松树合唱团曾远赴澳大利亚参加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厅举办的中澳文艺展演,游小合唱团登上悉尼歌剧院国际大舞台演唱了一曲由云南民歌改编的多声部童声合唱《水母鸡》,博得澳大利亚观众的热烈掌声,广受各界好评。
拉萨路小学的童童合唱团曾经走上维也纳国际青少年音乐节的舞台,与来自荷兰、加拿大、比利时、南非、德国、中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匈牙利、新加坡、奥地利、日本、芬兰、塞尔维亚、智利等国的30个团队、1300名青少年音乐爱好者同堂竞技,夺得童声合唱组第一名的佳绩,并受到评委的一致赞誉。
长江路小学合唱团曾经作为唯一一支亚洲童声合唱团,全程用西班牙语唱响美国卡内基音乐厅。此前因为一次耀眼的演出,合唱团引起了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拉丁美洲合唱专家Cristian
Grases的注意,于是Cristian
Grases邀请这群南京娃参加其音乐作品世界首演音乐会。
南京历来重视中小学合唱培育,不过能够走向国际舞台的不仅仅是一群南京娃,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职工业余文艺团体南京工人合唱团,也曾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队参加了法国南锡国际合唱节,优美的歌声倾倒了一众世界听众。
“南京各种类型的合唱团氛围都非常好。”苏永进告诉记者,甚至有企业每两年都会在企业内部组织自己的合唱比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南京的合唱团水平已然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从曾经的群众性歌咏成长为多声部的合唱艺术。
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任宝平去年底来到南京参加合唱音乐会时,就曾对记者表示,南京不少合唱团队非常有发展潜力,甚至可称为领军团队,“同样也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合唱人才与指挥。”
从这里走出的合唱骨干,也逐渐成长为合唱界的专业人才。“南京很多院校的合唱团骨干、声部长都能写出非常出色的合唱作品。”苏永进告诉记者,音乐作为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激发出了年轻人更多的活力。东南大学一群理工科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全国高校中的表现都非常抢眼。一些骨干成员经过大学四年的合唱音乐熏陶,在大学毕业之后,放弃了原来的学科走上了音乐的道路,考入南艺进行音乐深造,“合唱的门槛虽然不高,但是发展为合唱艺术却并非易事,显然在南京,合唱已经进入了高雅艺术的殿堂。”
慕名而来
四季歌声吸引海内外顶尖团队大师
南京合唱“走出去”之余,南京肥沃的音乐土壤同样也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合唱音乐团队与音乐家纷至沓来。
作为拥有30年历史的金陵合唱节,每一次都吸引了省内外合唱团积极参与。2018年第十一届金陵合唱节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8个城市、23支获世界、全国及各省市金奖合唱团队齐聚南京切磋艺术。“来自北京、天津等省市与长三角地区的合唱专家、指挥及合唱爱好者两千余人云集南京,举行了三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及两场学术论坛,并举办了八场合唱大师班,活动之密集,内容之丰富,展示中国东部合唱之盛况。”苏永进介绍,“本来今年将举办第12届,不过因为疫情原因,本届金陵合唱节将要延期。”
作为南京市群众性高雅艺术合唱的一项传统音乐文化活动,金陵合唱节不仅荣获文化部特色活动“群星奖”,也逐渐成长为南京的一张新城市文化名片。此外,坚持了10年之久的南京公益合唱音乐会的平台,既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愉悦身心的机会,又为促进省内外文化交流,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产生助推力,北京、香港、台湾、沈阳、西安等地优秀合唱团纷纷来宁交流演出。
合唱艺术虽然源于西方,并先进于中国很多年,但南京的合唱基础与氛围仍旧吸引了不少国外合唱优秀团队与指挥大师慕名而来进行交流。“南京的合唱音乐会规格在全国来说都很高,并带有国际化意识,这样的文化现场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任宝平说。
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作曲委员会主席、美国当代合唱作曲的领军人、富布莱特奖学金获得者史蒂文·瑟玛兹博士就曾来到南京公益合唱音乐会的现场,为南京的合唱团进行点评。
在德国、奥地利和世界各地担仼歌剧院、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与客席指挥及国际声乐评委,德国著名指挥家永·克劳斯·迪特尔曾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为南京地区合唱指挥、大中小学及文化馆音乐教师等三百多人进行现场排练教学,更亲自为鼓楼区金鸿和谐之声合唱团演唱的德国经典作品《创世纪》进行现场辅导和指挥。
美国著名合唱指挥家、世界合唱联盟副主席菲利普教授及他的精髓之声合唱团,也曾来宁合唱与公开教学,并邀请德国著名合唱指挥家迪特尔举办讲座。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亚历山大·索洛耶夫教授不仅在南京带来了一场教学音乐会,更现场进行合唱艺术讲座。“2016年的这场音乐会与讲座,吸引了南京以外很多城市合唱团的指挥与骨干代表前来听课。”苏永进回忆,“当时,江苏省第二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女声合唱团和南京合唱协会青年合唱研习班合唱团三支示范团队,在亚历山大·索洛耶夫的指导下,进行了生动精彩的教学演唱。”
能吸引世界各国指挥大师与优秀团队来到南京,苏永进解释,南京飞扬的歌声、浓郁的艺术氛围是关键。“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文化馆与南京合唱协会承办的公益合唱音乐会,不仅为南京,更为全国合唱团搭建了一个艺术舞台。”一年10场公益音乐会,为团队免费搭建平台,为老百姓免费奉上演出,“这看起来不多,但要知道很多城市,对很多合唱团来说,一年一两场的演出阵地都非常少见。”于是这样的舞台,自然吸引大量优秀团队慕名而来。
“除了公益合唱音乐会影响上百万人,南京一年大大小小的合唱音乐会走入广场、走进基层,甚至可以达到上千场,真正做到了四季有歌声,让市民每个月甚至每周都能享受到高雅的音乐欣赏。”即便在疫情防控期间,南京的线上音乐会也时常飘出合唱的音符乐章。合唱音乐就像春雨,悄然滋润着南京城,苏永进说:“南京的合唱文化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南京市民的文化大餐,也繁荣了南京音乐事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浇铸和丰润着南京这座爱乐之城的城市文化生活。”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