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方面有何打算?”“如何整体提升我市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10月22日下午,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对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连续提出12个市民群众关心的乡村振兴发展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等12位市政府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
农业稳产保供:1—8月全市农村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4.29亿元,同比增长1417.9%
“请问市农业农村局,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基调下,我市如何全力做好农业稳产保供,推动产业兴旺?”询问一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就率先问出了当前市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对此,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晓平回答说,我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形成了江宁休闲农业、六合蔬果、高淳水产、溧水“五莓(梅)”、浦口苗木等特色产业。在重要农产品保供方面,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210万亩,前三季度蔬菜产量达223万吨,水产品产量达12.3万吨。与此同时,“南京雨花茶”“固城湖螃蟹”“食礼秦淮”“金陵味稻”等“宁”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专题询问现场,市发改委副主任何军介绍,今年以来,市发改委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项目投资建设,1—8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4.29亿元,同比增长1417.9%,增幅远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440元调整为470元,65周岁及以上老人还有高龄补贴
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请问市人社局,这几年来在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打算?”张锦荣委员问起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
对此,市人社局副局长陈爱民回答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缴费标准统一优化调整为四个标准档次,目前最低补贴标准为132元,最高补贴标准为252元。2019年度全市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3.52万困难人员的参保费用由政府全额代缴,个人不需缴费,目前有4.26万困难人员已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陈爱民说,2020年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440元调整为470元,人均增加30元。同时,年满65周岁以上的还有高龄补贴,具体标准为:年满65(含65,下同)不满7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发5元;年满70不满75周岁的增发10元;年满75不满80周岁的增发20元;80周岁及以上的增发30元。
乡村教育:对原老五县下拨专项经费约3.1亿元,各项评优、职称评审中向乡村教师倾斜
教育历来是大家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目前我市城乡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请问市教育局,如何整体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王利民委员就乡村教育情况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回答道,在教育经费方面,今年市财政已经对原老五县下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专项资金约3.1亿元,用于提高相关区办学水平。在农村学校建设力度方面,今年9月份已经新开办幼儿园29所,义务教育学校10所,有效增加了学位供给。在加大乡村教师支持力度方面,我市继续实施乡村教师专项奖励政策,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同职级城镇教师。同时,在省特级教师、斯霞奖、市学科带头人等各项评优表彰以及职称评审工作中向乡村教师给予政策倾斜。
通讯员 周立人 肖日东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