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拓展公众参与新渠道构建精准治理新格局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雨花台区“公众委员进社区”品牌发布仪式现场。

在紫荆广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并招募志愿者。

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大扫除志愿服务活动。

“公众委员之家”揭牌。

开展“随手扶、随手捡”志愿服务活动。

视觉中国供图

在城市治理各方架起一座“桥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雨花台区通过引导公众参与,共同打造示范街区,以公众委员大讲堂、课题调研、社区座谈、城市治理监督和志愿者服务等多形式宣传动员,将公众参与城市治理实实在在落在实处,构建起精准治理新格局。

创建示范街区

公众委员搭起共建“桥梁”

雨花台区共有公务委员168名、公众委员179名。今年8月初,第29期公众委员进区街直播活动来到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明义社区,这里是雨花台区探索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公众参与新模式的示范点。

该社区的西柿路长约500米,是岱山保障房的主要商业街之一,共有53家商户。随着保障房入住率提高,商业街客流增大,卫生状况亟待改善,特别是西柿路两侧分布的垃圾桶附近,一度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以垃圾分类为切入点,雨花台区将西柿路两侧的垃圾桶全部撤掉,垃圾改为每天定时定点投放,社区组织商户成立商圈自治联盟,倡导各家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时又让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参与进来,形成社区、社会组织、沿街商户和公众委员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从事建筑行业的李玉露是这条街的城市治理公众委员之一,今年6月,她和11位经过专业垃圾分类培训的区、街两级公众委员,以“一对五”,即1名公众委员负责5家商户的形式,成为这条街上的监督员、宣传员和联系员。

每个月,公众委员都要到西柿路转好几回,观察整体卫生状况,并与自己负责的商户进行沟通,解疑答惑的同时收集商家和市民关心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如今,公众委员已成为这条街上商户与有关部门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整条街的卫生状况也大为改善。一家面馆在公众委员的建议下,在店内后厨增设了一个垃圾桶,改用“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收集桶分类投放,塑料袋、餐巾纸、大骨头等废弃物与剩饭剩菜分别投放到不同桶内,有效降低了混投混收难处理问题;超市里,工作人员按四分法仔细分好垃圾再定时定点投放。“通过多方精心打造,西柿路势必将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参与示范街。”有关人士信心满满地说。

开展多样活动

打造“公众委员进社区”品牌

除了组织多方共同参与城市治理,雨花台区组织的各类宣传动员活动也是精彩纷呈,深入人心。

去年7月,首个以“公众委员进社区,全民共话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广场演出活动在西善桥街道明义社区荟邻生活广场举行,丰富多彩的演出吸引了周边众多居民观看。市、区、街三级公众委员在台上畅所欲言,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普及了“生活垃圾分几类”“厨余垃圾粉碎机到底能不能推广使用”“垃圾分类有什么小窍门”等,使居民在娱乐中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紧接着8月,以“公众委员进社区,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在雨花街道雨花社区紫荆广场举行,各社区以舞蹈、快板、相声等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赢得居民热烈掌声。市、区、街三级公众委员和雨花台区垃分办有关人员就垃圾分类规则、如何分清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分类投放中应该重点注意哪些方面,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垃圾分类的意义做了分享。

此后的10月,“公众委员进社区”品牌发布仪式在赛虹桥街道赛虹桥社区虹悦城东广场举行,来自市、区、街的城市治理公众委员代表和市、区、街城治办的有关负责人共同上台按下启动键,同时宣告雨花台区“公众委员进社区”活动将作为区城市治理的品牌做强做实。

同样也是10月,社区级的公众委员大讲堂正式落户该区西善桥街道明义社区。大讲堂先是邀请市级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北京市京都(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本林为社区居民讲授《普法用法知识讲座之业主如何当家作主》,通过真实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教授大家如何保护自身权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之后又邀请原市级公众委员、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为社区工作人员做主题《社会治理风险的心理应对》讲座,进一步提高大家应对风险的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公众委员大讲堂是雨花台区打造“公众委员进社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创新举措,有效营造了人人参与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听取公众意见

多领域多渠道扩展公众参与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公众参与”,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新河社区针对这一工作机制的实施,于去年11月,在江艺路开展了首场活动,区、街两级公众委员现场观摩。

该机制的具体做法是:由社区针对沿街个别门面房门前三包等管理问题,提出“需要联合查处门前三包、消防设施、油烟排放、污水排放、流动人口”的哨令;各相关部门按照哨令规定的时间地点要求,准时“报到”,共同商议研究,解决问题;公众委员则全程参与监督。

除此之外,雨花台区还在城市治理标准化示范精品单元长效管理监督检查、文明城市创建农贸市场周边和街巷督查、城市治理联席会议、背街小巷精细化整治出新、道路绿化改造等方面邀请公众委员参与,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多渠道、多方式、多领域扩展公众参与城市治理。

也因此,该区关于城市治理的课题调研文章频频发表。

雨花台区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南京审计大学副教授王晓青,多次赴基层社区和居民小区做实地调研,先后撰写了《基于时间满意度的城市生活垃圾上门收运服务路径优化》和《垃圾分类系统、社会演进与城市公共治理: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两篇学术文章,并在《城市治理》杂志上发表,为垃圾分类更好地在基层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各类志愿活动中也都活跃着公众委员的身影。

今年初,举国上下抗击新冠疫情,该区古雄街道公众委员、城市治理志愿者汪长秀编写了一首抗疫短诗——“少出门、少聚会、少扎堆……多理解、多听话、多锻炼、多包容……”并每天带领她的“小喇叭队伍”,用板桥方言在各个小区来回宣传,喊不动了就播放录音,为一线防疫贡献着基层力量。

该区还以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为契机,运用“问卷星”公众号的问卷登记功能,制作成垃圾分类志愿者招募小程序,形成二维码,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完成注册,提高招募效率,并在雨花客厅、南京南站北广场、紫荆广场、岱山片区等人流密集区多次开展线下招募和宣传活动,同时还结合重点工作、节假日开展“随手扶、随手捡”“环境整治提升大扫除”“城管宝贝跟着垃圾去旅行”“护考服务日”“清洁家园”“学雷锋日”和“节日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雨花台区的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等均取得积极成效,农贸市场周边和街巷更加整洁有序,也进一步拉近了管理和被管理者的距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雨花台区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方面获得了不少宝贵经验,打造的“公众委员进社区”品牌,不仅在宣传方面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号召力,更在广大百姓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专家、社会组织和市民加入到公众委员行列中来,为城市治理工作建言献策,同时也让委员们了解到城市治理工作的现状和不易,通过委员们的宣传收获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本版撰稿 孙琳 通讯员 叶靖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雨花台区城管局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