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根本宗旨是提升群众福祉。江北新区背街小巷整治出新在市局布置20条任务基础上,自加压力,梳理出不少于26条街巷列入整治计划,重点围绕农贸市场周边街巷、标准化示范单元创建范围内街巷以及问题突出亟须改善的街巷开展整治出新。
集众智、汇众力,新区明确整治内容、进度和投入,紧抓时间节点,积极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出新,以文明的力量促成江北新主城“华丽变身”。
打造特色精品街巷,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今年3月,“樱花大道”凤滁路浪漫盛开,4月,“海棠大道”浦滨路春意浓浓,行驶在新区,一路美景应接不暇,一条条景观大道刷新着城市底色。
自2019年下半年,新区开始对镇南河路、天浦路、凤滁路、新浦路、临滁路道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围绕新建优化路段、病害处理、综合管线、景观绿化、沿线围墙门房整治、路灯并杆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整治工作于今年3月完成。
早在策划阶段,新区便明确“尊重现状、差异化、一路一景”的三大设计原则,既要打造精品道路,也要注重节约建设成本。对现状长势较好的香樟等行道树均予保留,通过清除死树、枯枝、残树,清理杂乱藤蔓,补种中分带、侧分带绿植,同时合理搭配乔灌草花,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形成了乔、灌、草、花、景错落有致的景象。
当前,新区正着力打造顶山浦光路、金汤街支路、沿江宜景路、大厂山潘一村中心路4条精品街巷。顶山街道投入780万元对浦光路沿线绿化带、健康步道、现有设施等实行,截至目前,已在明辉路一侧绿地新建公厕一座,同时已将绿化、步道、健身器材等设施进行出新,预计8月底完成工程。新建围墙、重铺道路、种植绿化,今年上半年,金汤街支路面貌焕然一新,新区力将该道路打造成便民、利民、有文化特色的精品街巷。
“合理规划+技术加持”,让出行更文明
潘营路两侧设置了道路隔离栏,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开;经久市场一侧的集中烧烤摊临时划分为停车道,方便日间车辆停放……近日,大厂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牵头,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对需要施划停车线的道路街巷开展摸排,提升停车管理静态指标。
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在辖区新华路、健民路上施划、复划了4600米非机动车停车线;7大农贸市场及辖区地铁站周边复划非机动车停车线2600米;辖区内施划、复划机动车停车位763个,禁停线1787米,网格线595平方米。街道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目前做的事就是立足现有条件,尽最大的可能便民,提升百姓幸福感。”
文明交通,除了科学规划,也要有智能科技支撑,对于行人过街、违章乱停,新区有妙招。“现在的人行过街信号更直观,在远处就能看得很清楚还剩多少秒”,这是最近新区居民的真实感受。
原来,新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对路口交通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将辖区内87个路口628套人行过街信号灯全部更换为更直观、管理效果更好的一体式人行过街信号灯。
而针对违停乱象这一“顽疾”,新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派出可360°抓拍的“鹰眼战车”,用以治理机动车违停行为,现已成为新区整治静态乱点的一大利器。
“鹰眼战车”集违法抓拍、图像采集、车辆检测识别等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分局交警支队共有4台“鹰眼战车”,主要在天华南路、柳洲南路等车辆违停现象高发路段,开展巡逻管控,对不按规定随意停放、占用非机动车道、公交车道等违法车辆进行抓拍取证。
大家来“找茬”,多方参与精细化管理
“栏杆破损了,立刻找人来维修”“非机动车停放不规范,需要及时引导”“墙面的小广告我们立刻处理”……新区的网格员们,用“大数据”赋能,用“网格化”助力,用“铁脚板”丈量,不断擦亮文明底色。
走在大厂街道四周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商业街上,眼前视线一片明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原先商业街内车辆可以随意进入,商业街道路拥堵等乱象时常发生。街道、社区、物业合力,从源头上对机动车进行把控,采用圆形石墩进行阻隔,并在商业街内对非机动车停放进行合理划分,如今的商业街井然有序,引来居民们交口称赞。
顶山街道以城市管理精细化为突破点,梳理60余条道路街巷长责任清单,压实工作职责,同时收集汇总发生问题并运用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点对点精准解决,进一步提升文明建设工作效率和品质。
城市的文明提升应是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面对菜场入口处非机动车停放混乱未划线、临时垃圾堆放点垃圾暴露、地面坑洼积水等诸多常见问题,沿江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专班还设立了“文明红黑榜”,以公众号图片曝光的方式,向辖区居民定期推送,共建共享,增强参与感。
余丽莎 夏思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