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秦淮: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成效初现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8月9日至15日,秦淮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坚决落实好四个“决不能”要求(决不能进楼入户,决不能违规充电,决不能停放在楼梯间和疏散走道,决不能在楼道里堆放杂物),参与整治的机关干部、街道社区人员、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居民骨干等共计6.5万余人次,入户宣传33万户,发放宣传警示材料40万份,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19641辆,清理楼道杂物5833车次,排查安全隐患56185处,收缴整治“飞线”23809根,办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案件36起,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现象大幅减少,集中整治初显成效。8月16日起,秦淮区在全市率先推出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举报奖励,举报经查实后将获得10元至30元的奖励。

秦淮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充电工作事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秦淮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制度建设,堵疏结合,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推动整治工作长治长效。

进门入户,安全宣传全覆盖

想要居民群众积极配合,就必须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整治伊始,许多居民不理解。“自从买车,就在楼道里停车充电,从没出过事,你们不要小题大做。”

群众不理解,就用事实说话。上门入户的机关干部、街道社区人员拿出手机,现场播放《楼道、住宅停放电动车起火100秒夺命!》等事故视频,摆事实讲道理。在电池充电火灾事故中,大多数人员伤亡并不是火烧导致,而是吸入毒烟,100秒就可能致命。“上楼入户”充电没有过充保护装置,一旦电池老旧或有损伤,就极可能因短路引发火灾。居民室内是相对密封的空间,起火后毒烟无法排出;楼道里起火,极易火烧连营,不仅堵塞逃生通道,毒烟也会很快密布整个楼道,从而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

事实胜于雄辩,居民认识到了危害,就会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据介绍,秦淮区利用居民议事会、宣传栏、网格微信群等平台,形式多样地开展宣传发动,已在小区门口、广场、单元门口、公告栏、住户家门口等场所,发放或张贴40万份《致居民一封信》和《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等宣传品,悬挂横幅标语1000余条,并通过小区公共显示屏、居民微信群、小喇叭等播报管理规定和安全知识,组织5000多名居民骨干开展上门入户宣传。目前,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充电,已成为绝大多数秦淮居民的自觉行为。

以民为本,因地制宜解难题

在整治中,秦淮区主动问需于民,收集了智能充电桩充电收费贵、地下室出入口坡陡弯多、车辆停在楼下不安全等问题,并及时因地制宜解决,让电动自行车“下楼出户”无后顾之忧。

红花街道协调供电部门降低小区公共用电费用,由0.67元/度下调至0.55元/度,并且明确物业公司只收电费,不收取管理费,将充电成本由1元充电4小时调整为充电6小时。光华路街道紫杨佳园社区协商智能充电运营公司达成一致意见:8月13日至9月12日,在地下车库充电收费打一折,一次充电4小时收费0.1元。“秦淮区正在和智能充电桩运营商、供电部门等协商充电降费事宜,让更多社区居民享受充电优惠。”秦淮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建军说。

同时,秦淮区正全力增设智能充电桩,原有充电插座2.7万个,将增加至7万个,并对一些老旧充电桩进行检查和升级,确保充电桩的安全使用。以光华路街道紫杨佳园社区为例,6526户居民共有4000余辆电动自行车,原有充电插头650个,最近新增7个车棚和200个充电插头,计划再新增700个充电插头,基本满足“下楼出户”的充电需求。

全面摸排全区范围内小区地下室出入口情况,并由社区牵头联合物业、建设方等,适时适度缓解“坡陡弯多”,并视情况增设照明、监控等设备以及安排人员值守,确保车辆财产安全;此外,计划加装智能监控系统,以智能化手段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

首推有奖举报,确保电动车100%“下楼出户”

8月12日,秦淮区召开全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调度会,要求做到全面彻底整改,逐网格、逐楼、逐户开展检查和攻坚,做到所有“飞线”100%清除、所有楼道100%清理、所有电动自行车100%没有违规停放充电。

8月16日起,秦淮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秦淮区电动自行车及楼道安全管理举报奖励办法》。举报时间为8月16日至9月15日,举报电话为025—52651360(24小时开通),举报内容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建筑首层门厅、楼梯间、公用走道违法停放、充电;电动自行车或电池在居民住宅等室内违规停放、充电;乱拉乱接“飞线”充电;楼道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

“受理举报采取实名制,以便于及时核实、查处和消除安全隐患;多人举报同一事项的,奖励最先举报人。经查实后,对举报人视情况奖励10元至30元。”秦淮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拒不接受整改的行为,各街道将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坚决予以查处:对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秦淮区进一步加强对物业公司的指导督促,首次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纳入物业公司考核管理机制中,并建立征信体系、黑名单退出等联合惩戒办法。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不好,将影响物业公司的考核成绩,如果发生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该物业公司被全面清出秦淮区所有小区。

通讯员 秦萱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李有明 严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