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栖霞:迈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栖霞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危中育机,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迈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双线作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栖霞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大年初一即启动相关工作,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技术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建设网络课堂。栖霞积极整合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南京市“金陵微校”栖霞区“云课堂”等教学资源,分年级编制延期开学栖霞区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安排表,共推送14期“栖霞云课堂”课程表,科学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供学生选择使用。复学之前,“栖霞云课堂”开设直播课程117节,共有4700名学生参与,平均每节直播课在线听课人数为3000人左右,直播学习总人次达70万人次;开设录播课程1247节,全区5万多师生参与,录播课回放总点击量达600万人次。复学之后,栖霞召开全区中小学复学工作专题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部署。开设疫情教育必修课,做好“南京市中小学返校复学心理支持六件实事”,开展网络“家长学堂”等活动。

立德树人与提升质量同步推进

12月21日,栖霞区9所高校、科研院所与15所中小学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栖霞中小学科技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一直以来,栖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大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红领巾寻访新时代”等活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校园足球工作。加强美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继续实施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为抓手,加强劳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推进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创建,充分发挥“陶老师”工作站栖霞分站作用。同时,以名校分校为龙头,七大教育发展共同体协同共进,全区高考成绩逐年攀升,2015年全区高考本科达线率为38.5%,2020年全区高考本科达线率为78%;全区中考成绩已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在两年一次的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中,小学获得优秀等次占比超过省、市平均水平。

科研兴教与内涵发展不断深化

科研兴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保障。2020年栖霞组织主题研训专场活动42场,研发并开设栖霞教科研云端大讲坛课程,提升《栖霞教育》《栖霞教育科研》两本杂志的品质,“栖霞主题研训”品牌影响力向全国辐射,教科研专业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各级各类课题服务管理进展顺利。培育了省市区精品课题12项,实现中小幼全覆盖。全年立项省市规划课题68项,立项市级党建课题13项,175项各级各类课题中期评估,398项各级各类课题顺利结题。全区13项省市前瞻性项目研究、4项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培育对象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栖霞有2个项目立项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1个项目立项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4个项目立项为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个项目立项为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2所初中成功创建为南京市“教育现代化初中”。

活力办学与特色发展同频共振

9月1日,南外仙林分校华侨城小学正式开学,首批200多名小学生喜迎新学年,南外仙林分校选派全国劳动模范、南京市“名校长”宋红斌担任校长。同样,在栖霞区迈燕板块,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等三所学校也在今年秋季开学。近年来,栖霞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增加学位供给,“十三五”期间,栖霞共建成中小学幼儿园65所,2020年秋季,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13所,立足于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新开发片区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形成集聚现象,12个小学教育集团形成了“1+X”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全面实施一体化管理。以名校为龙头组建的七大教育发展共同体,全面形成纵横交错、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教育协作发展格局,满足栖霞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中小学复学后全面启动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特色教师评审工作,为实现区域教育的特色发展提供动力。目前,栖霞区评选出特色学校11所,特色项目40个,特色教师35名。

通讯员 周广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