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异是南京市城建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老师,今年是她从教的第18个年头。
刚走上教师岗位时,张异就担任班主任。“一开始有点忐忑,那时候自己也还是个大孩子,不知道怎么跟一群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张异笑着说。
当时班上有个男生被称为“小闹腾”,平时比较闹腾,让很多任课老师觉得很头疼。有一次张异正在上课,“小闹腾”突然举手说自己不舒服,课后张异把他请到办公室,让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热水,温和地问他哪里不舒服,是否需要去医务室。“小闹腾”说自己头疼,于是张异轻轻地给他按摩头部,这个平时刺儿头一样的男生突然安静下来,从那以后,再也不在课堂上捣乱了。好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男生在他的影响下,也都慢慢改正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班级的风气也逐渐变好。
这件事给了张异很大的触动,“从那以后我意识到,跟孩子们交往不需要讲太多大道理,只要你真心付出,他们就能感觉得到。”
在这个班当了一阵子班主任后,张异接受学校安排调去了另一个校区,她走的时候,学生们都哭了,张异也鼻子酸酸的。多年以后,张异走在街上,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突然从背后跑过来热情地喊她张老师,原来,他是当年这个班的学生。虽然已毕业多年,但是凭着背影,他还是一眼认出了张异。
2009年,张异开始学习心理学,她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并学习了家庭治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十多岁的孩子经常比较敏感,在跟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慢慢认识到,要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要看到他们背后的经历,不能光想着这个孩子犯错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怎么制止他(她),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我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张异说。
有一次班上一个女生跟父母发生冲突,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父母联系不上女儿,情急之下向张异求助。张异联系上女生后问她人在哪里,“我跟她说,我保证不告诉你父母你在哪,但你要让老师知道你现在是安全的。”出于对张异的信任,女生告诉张异自己准备在外面租房子居住,“我耐心地跟她聊天,跟她说你毕竟还是个学生,暂时还不能负担独立生活的费用,又到她家去给她父母做思想工作,尽力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在张异的努力下,女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改善了,平平安安回了家。
“老师,我们永远爱您!”由于人事变动,有一年张异临时接手当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之前的班主任比较严厉,学生们逆反心理较重,不太好“管”。刚接手时,张异心里也不太踏实。为了走近孩子们,她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档案记下了每个孩子的生日。每当有孩子过生日的那天,她就把孩子请到办公室来聊聊天,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夸一夸,并送给孩子一些小礼物,真心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
大半年后,有一天,孩子们神神秘秘地跑到办公室,“张老师,请您到班上来一趟。”张异走进教室一看,桌子上放着三个大蛋糕,黑板上写着“老师,我们永远爱您!希望您永远18岁!”张异当时感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孩子们又拿出围巾、手套和护膝。“老师,您每天骑电动车,冬天一定很冷,这些送给您!”“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很幸福,有这么多孩子关心我。”张异笑着说。
张异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几个月前,她带过的一个男生被一家大型信息技术企业录用,这个男生第一时间给张异发来信息。三年前刚入学时,这个男生成绩中下,又很懒散,但是张异在跟他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思维灵敏,人又很憨厚,于是她鼓励这个男生担任班干部。在张异的鼓励下,男生担任了班级的劳动委。劳动委被其他孩子们称为“扫地僧”,每天放学都要迟些,不仅要督促其他同学劳动,自己也要多干些。
担任了一学期“扫地僧”后,这名男生责任心越来越强,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整个人变得阳光开朗、积极向上。进入企业实习后,有一次张异去看他,企业的领导对他评价很高:“这个孩子吃苦耐劳,干活踏实。”实习了几个月后,他被企业留下得到了宝贵的工作机会。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有的孩子由于上了中专,一开始总觉得低人一等,
在张异的鼓励下努力学习,毕业后进入地铁、燃气等行业,几年后成为业务骨干;在张异的带动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市里的阅读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金话筒主持人活动,每一次都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我就是想给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舞台,虽然参加这些活动都要利用放学后的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学习,但是我能感觉到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团队意识。”看着孩子们神采奕奕的面庞,张异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目前张异正在学习正念疗法。由于平时要忙教学,她都是利用晚上、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学习心理学。“对我来说学习是一种放松,是我的兴趣所在。作为老师,我也很想把我的理念传递给家长,希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平稳的心态,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张异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