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秦淮区教育局启动“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
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的要求,秦淮区教育局积极申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南京市中华路幼儿园的项目成为首批南京市“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建设项目。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同时聘请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作为顾问,与共建学校针对本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为期两年的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新样态。
游府西街小学
课改落到教学细节
游府西街小学于9月7日下午举行了“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启动仪式,全体教师参加了启动仪式。
校长万代红介绍,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挑战,课改正在经受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考验。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建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课堂,意味着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革和重塑教学,意味着教师必须改革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性的变化。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的“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从“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这一特定的角度展开,基于现场来再现、分析和研究教学,研究课改理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游府西街小学与南京市溧水区金桥小学共建,聘请了南京大学吕林海教授和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潘春雷主任担任顾问。项目聚焦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研究”这一主题,从小学课堂教学精彩细节的标志与价值、小学教学细节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小学教学细节与教学有效性、小学教学细节的评估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研修方式以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主体,以“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为主要路径,借助现场观摩、专家讲座、读书交流、沙龙研讨、论文评比、教学竞赛等方式,实现“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反思”的三位一体,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引发课堂教学变革,实现学生素养提升。
夫子庙小学
传统文化引领发展
夫子庙小学的“四有”好教师团队是特级教师、副校长宋菲领衔,成员有41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信息、科学、综合实践学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团队成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立德树人”好教师,引领全校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学校希望能发挥“江苏省孔子教育思想研究所”与“中华文化教育聚星联盟”的辐射作用,与全国、全省、全市的22所联盟共同体学校,共研究、同发展
。9月10日下午举行的“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启动仪式上,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和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签订共建协议,同频共振、快步提升。
学校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如密和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王本余为顾问,围绕“孔子学习思想引领下当代儿童学习范式的校本建构”这个主题,组建了“文化品牌建设中心”“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管理服务中心”五大中心项目研究团队,以孔子书院建设为平台,以传统文化的建设为引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课堂教学为载体,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终取得共建、共赢的成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华路幼儿园
匠心铸就教育梦
作为老牌的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中华路幼儿园一直发挥着区域内骨干教师培养、孵化的积极作用。面对新时代幼儿园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中华路幼儿园以“匠心筑梦”为主题,积极建设“四有”好教师团队,该项目于9月17日中午正式启动。
中华路幼儿园贾宗萍园长带领着团队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教研员张晖和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俊的指导下,与共建的溧水永阳镇中心幼儿园反复磋商,确定组建“匠心筑梦”四有好教师团队。中华路幼儿园与溧水永阳镇中心幼儿园是南京市的“百校千师携手共进”项目的结对学校,两校的共建已经多年,此次合作共建更是一次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样态的探索。
项目建设深化“团队培育、课程探索、孵化指导、辐射引领”四大任务,以“匠心”为核心,引导教师回归“爱幼儿、爱专业、爱事业”的教育初心,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匠心筑梦”四有好教师团队文化。
创新教师分层培养、课程综合育人、城乡协同一体的方法、举措,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团队建设模式。
“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是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秦淮区教育局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