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丽河道,织就江北新区幸福画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城市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改善水环境,南京近年来持续发力。在炙热开发建设的江北新区,不仅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画卷也正徐徐展开。

规划先行,片区推进,“龙须沟”华丽转身

秋阳倾泻而下,水面波光粼粼,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成群的鸟儿时而扑腾着翅膀高高飞起,时而在草坪、树丫上嬉戏逗乐;水面上,彩色美人蕉开得正艳,蒲苇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当下,位于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的丰子河美不胜收。

时光倒退一年,这条河曾被很多人称为“龙须沟”。两岸杂树横枝,枯枝烂叶浮于河面。“风儿轻轻一吹,老远就闻到一股臭味,怎么也没想到还有一天能在这里赏景。”顶山街道老居民周春生告诉记者,如今丰子河是他每日午后必来的地方,水美、景美,赏心悦目得很。

“两条河道的整治,是新区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江北新区水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水系发达,直管区现状河道共计138条,农村小微水体多达2176个。

“发达的水系是发展的资源,同时也是发展的压力。”该负责人表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地区无污水管网、雨污水管网错接混接等一系列薄弱问题必须下大力气精心解决好。为此,新区先后编制完成了《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等多项规划,完成河道排口和空间布局、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布局。到2035年计划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污水管网1160公里,农村污水管网238公里。同时编制“333”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工作,消除劣Ⅴ类水体、污水直排口、污水管网空白区,整治工业企业排水、“小散乱”排水、阳台和单位庭院排水,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综合能力、新建污水管网质量管控水平、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和养护管理水平。

规划先行,以片区推动,前所未有的水环境整治在新区开展得轰轰烈烈。

创新先行,力保污水不下河

丰子河、镇南河属于城南河流域,城南河在龙王庙断面排入长江。2018年上半年,该断面水质未达省考核目标。“要想断面考核达标,无论是干流、一级支流,还是二级支流的水质都很关键。”新区水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城南河流域的重要支流,丰子河、镇南河等一批河道的整治刻不容缓。

怎么治?新区因地制宜,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创新采用弃流调蓄系统,丰子河新建3座总规模达7000立方米的调蓄池、26座弃流井。江苏苏邑设计集团市政院院长樊彦雷介绍,该系统分为晴天、初雨、中雨及大雨三种模式:晴天模式,弃流井防倒灌闸门关闭,杜绝污水下河及河水倒灌,调蓄池闸门开启,污水进入管网;初雨模式,防倒灌闸门关闭,调蓄池闸门开启,5—10毫米的初期雨水全截流至调蓄池储存;中雨及大雨模式,调蓄池闸门关闭,弃流井防倒灌闸门开启,中后期雨水直接排入丰子河。这样既能保证防汛安全,同时又能保障河道水质。

镇南河整治过程中,梳理归并现状和规划排口,新建13座弃流井和3座调蓄池。将收集的初雨经点源设备处理后作为清洁水源补入河道,并在河道起端增设补水点,增强河道水体的流动性。

随着一条条支流整治的完成,城南河龙王庙断面水质持续改善,2019年实现水质稳定达标。

路河相融,水美景也美

漫步一条条河道,赏心的不仅仅是水清了,岸也更美了。据介绍,丰子河整治过程中,结合浦滨路环境综合整治,以路河相融为理念,对两岸13.8万平方米的滨水绿地进行整体提升,设置慢行步道、休憩节点、驿站等服务设施,塑造段落特色景观,形成了集生态特色、休憩健身于一体的江北新区重要的景观廊道。

镇南河整治完成后,水生动植物明显增加,水生态也得以全面恢复。

让整治的河道“长制久清”,新区制定和印发河道管养技术标准和工作实施细则,强化河道日常巡查管理,并引入第三方管理单位对河道管养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评价,强化过程监管。

1—8月水质监测显示,江北新区9条入江支流11个市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除朱家山河张堡、石头河入江河闸和滁河新头桥为IV类水,其余均达III类水质以上标准。

江北新区水环境显著变化是全市河道治理与保护的缩影。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各级水务、环境等部门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1—9月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为建设美丽古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葛军 王军 顾小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