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栖霞建设“新都市”构造环境优美的“生活高地”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栖霞有山有水,北临浩浩长江、南依巍巍钟山,“万里长江第一矶”燕子矶惊涛拍岸,金陵四十八景之达摩古洞、幕府登高、燕矶夕照等七景蔚然成观,绘就了一幅意境悠远的城市水墨画。就发展而言,栖霞是南京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一方阵。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栖霞排名第41位,比去年上升33位。

可以说,栖霞是名副其实的“产业高地”、优势独具的“数字高地”、极富生机的“发展高地”、环境优美的“生活高地”。今年初,在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新”行动中,栖霞全力以赴加快251个总投资2252亿元“四新”项目建设,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其中,在建设“新都市”行动中,栖霞围绕“宜居生活提品质、综合服务添活力、安全韧性补短板、基础设施强功能”,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打造更宜居、更安全、更人文、更现代化的新都市。

宜居生活提品质

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9月2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举行落成仪式暨新学期开学典礼。该校是栖霞区教育局、燕子矶新城指挥部与南师附中合作创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建筑面积74600平方米,按照8轨72个班级设计,总投资约5亿元。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幼儿园也同时开园,该园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小、中、大共15个班级,配备图书室、科学发现室、美工室等各种专用室。

此前一天,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华侨城小学也举行了启用仪式暨开学典礼。该校由栖霞区教育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外仙林分校、南京华侨城公司合办,具有政府公办、名校联办、央企助力等突出优势。“政府把名校办到家门口,体现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让孩子们不出远门就能上优质学府,享受紫东片区的发展红利!”在开学现场,不少家长表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栖霞在“新都市”建设中,高度重视公共服务设施、休闲健康设施、安居保障工程、城市街区有机更新等“宜居生活提品质”项目建设。在医疗服务方面,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新院区已经进场装修,预计明年7月投入使用,省中医院仙林院区、市妇幼丁家庄院区正加紧推进;景观提升方面,羊山公园景观提升工程完工,焕发新颜、华丽归来;城市街区有机更新方面,九乡河西路、文苑路、仙林大道等道路更换了1500棵适应性强的树木品种,尧新大道-仙尧路、城市三环(G312-仙林大道段)等道路环境整治工程加紧施工……

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不仅使栖霞面貌日新月异,也大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仙林苏宁广场效果图

综合服务添活力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位于仙林中心区的金鹰湖滨天地,是紫东地区最有人气的商业综合体之一。去年,这里日均客流达6万人次,全年销售总额约17亿元。

与金鹰湖滨天地一路之隔,一座面积更大、业态更广泛,融商业消费、文旅休闲、酒店住宿、创业孵化与科技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即将崛起。它就是仙林苏宁广场。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规划面积约52万平方米,包含综合商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等多业态文化设施以及高端甲级办公楼和酒店项目,将打造成苏宁全品类场景互联网的全球创新中心,南京文化展示、文创交流交易中心,紫东核心区高品质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城市综合客厅,提升区域城市活力。

今年6月,由栖霞区委区政府主办,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承办的“栖霞山‘四新’行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宁举行,总投资145亿元的6个项目落户。其中在“新都市”方面,栖霞山引入了钢琴艺术之都项目,以钢琴博物馆、音乐书店、钢琴展销馆、大师工作室、精品超市为主要建设内容,规划建设用地5.94公顷,建筑面积7.14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

目前,栖霞山文旅度假区正充分利用栖霞山景区的区位和景观优势,重点推进栖霞山国际邮轮主题综合项目、文化休闲旅游景区等建设,打造集休闲、旅游、文化、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片区。

目前,栖霞正加快以“新都市”建设为契机,打造紫东核心区、燕子矶滨江新城、新尧新城等七大片区,重点发展仙林新区、栖霞山文旅、马群TOD等五大商圈,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落成启用

安全韧性补短板

加快推动生态修复

八卦洲是长江第三大岛,距离南京市主城区仅9公里,生态优势卓越、地理优势明显。“四新”行动开展以来,八卦洲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大保护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推动长江岸线整治、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八卦洲累计拆除建筑物及水泥地坪面积达74万平方米,实施复绿56.7万平方米,恢复长江岸线8.28公里;针对整治后的原生产性岸线,实施以绿化造林、湿地修复为重点的生态修复,推动沿江岸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提到安全韧性补短板,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不能不提燕子矶片区。在片区整治转型过程中,栖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产业结构转型、黑臭河道治理、城市有机更新等,使地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个崭新的滨江燕子矶新城已然崛起。“新都市”建设行动中,燕子矶片区仍是重点,这里正加快滨江岸线配套功能完善和景观品质提升,着力打造成为“南京外滩、城市客厅”。

除加快沿江绿化造林、湿地修复、岸线清理等工作外,栖霞围绕“安全韧性补短板”,还同步协同推进大量工作,包括积极打好碧水保卫战,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加大交通治堵力度,加快城市三环、麒麟路西延、尧红路(栖霞段)等6条跨区断头路建设,提升城市道路畅达性;推进2处应急避难场所、3处防汛消险及3处积淹水片区改造等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广泛的综合防灾减灾设施体系,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

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新院区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基础设施强功能

不断释放发展潜力

9月18日上午9时40分,随着龙潭长江大桥北锚碇II-1槽段全部浇筑完成,北锚碇地下连续墙顺利完工,大桥全面转入北锚碇明挖施工阶段。

龙潭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南京段与镇扬段分界处,地处宁镇扬同城化发展中心。大桥采用主跨1560米钢箱梁悬索桥,一跨过江。正在施工中的北锚碇如同力压千钧的“秤砣”,起到锚固整座大桥的作用,是这座千米级悬索桥的关键性受力构件。

龙潭长江大桥是南京在建的6条过江通道之一,全长约5公里,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后对于加快构建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促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在建的6条过江通道,有4条经过栖霞。它们不仅对于加强江南、江北双主城交通连接,打开南京拥江发展空间意义重大,同时也将使栖霞地理区位优势愈加凸显,充分释放栖霞片区发展潜力。前三季度,栖霞全力推进龙潭港铁路专用线、汽车滚装码头集疏运道路、洗舱站等5个项目建设,推进312国道仙隐北路至绕越高速段改扩建、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及浦仪公路西段等4个过江通道建设,完善燕子矶新城、龙潭新城等新城新区骨架路网工程等,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增强。

龙潭长江大桥加紧建设。

徐琦摄

羊山公园

燕子矶地区长江岸线修复成效显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