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飞指导小记者绘制葫芦画。
瞧,我做好的葫芦画漂亮吧!
“老师,看我面塑娃娃的脸部轮廓好看吗?”
11月29日,为期一个月的南京日报小记者非遗体验月落下帷幕。对话非遗传承人、设计京剧脸谱、在葫芦上作画、手编绳结、制作种子画……15场精彩的非遗课堂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收获满满。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里面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着什么样的人物吗?脸谱上不同的花纹又有什么意思呢?在脸谱课上,非遗戏剧脸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志海将戏剧脸谱的知识娓娓道来。“红色,表示忠诚、英勇,一般大英雄才会画红脸,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关公;白脸,一般用来代表奸臣,比如曹操……”对于戏剧脸谱这个平时接触不多的项目,一节课上完,小记者仍然意犹未尽。
四季如意、花开富贵、招财进宝……非遗绳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蒋妍侠为小记者们带来一堂精彩的绳结课,一根普通的绳子很快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光听、光看,当然是不过瘾。小记者们拿起绳子,亲手编起了中国结。蒋妍侠还指导大家将做好的中国结穿上小灯笼,红红火火,喜庆吉祥,活动现场顿时有了新年的欢快气氛。
种子画亦称植物种子画,是从早期的五谷粮食画衍化而来的,而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反映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人们利用来自五湖四海、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植物种子,通过选粒、浸药、风干、晾晒、粘接、定色、装框等科学工艺流程,完成艺术创作的一种民间工艺。与一般用颜料绘制而成的作品相比,种子画最大特点是颜色自然天成。走进种子画活动现场,小记者们在非遗种子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孔文宣的指导下制作黄灿灿的稻穗、储存果实的粮仓、可爱的小姑娘……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种子画作品,诉说着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葫芦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因谐音福禄,深受老百姓喜爱。在非遗葫芦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高飞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学习在葫芦上作画,了解葫芦画背后的吉祥文化。“一只宝葫芦,福禄寿喜都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活动现场,王高飞带来了一只72厘米高的超级大葫芦。“葫芦本就谐音‘福禄’,葫芦上长长的把子寓意长寿,而里面的葫芦籽也有多子多福,欢喜聚财之意。人们往往喜欢在葫芦上作画以寄托美好的祝福。”听了王高飞的解释,小记者们恍然大悟,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创作起来。喜庆的中国红配上闪亮的贴钻,再绘制上自己喜欢的纹饰,写上祝福语,葫芦画就创作好了!
以布为媒,展世间百态。非遗布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祁竞给孩子们带来了“小雪”节气主题的布贴画课堂。活动一开始,祁竞就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各类布贴画作品,有表示春分的,还有谷雨、立夏、芒种……祁竞说,每一个节气都有不一样的特征,用布作为创作的原材料,剪刀代替画笔,根据需要创作的内容挑选合适的布料,将其剪成形状、大小、纹理、肌理各异的布块,并将这些剪好的布块依次组合粘贴在底布上,最终形成我们想要的手作艺术品。“我要剪个胡萝卜和大白菜”“我要剪两个辣椒贴上去,去寒气”“我要剪一个雪花放在窗户上,这样就更像小雪节气了”……孩子们创意十足。
“精彩的南京日报小记者非遗体验月让我们深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也让我们明白非遗传承的重要性,真是大开眼界。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中国结,制作了一幅创意十足的种子画,首次体验在葫芦上作画……”小记者们纷纷表示,这段有趣的经历给他们的童年增添了别样的趣味,未来他们将继续在非遗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争做小小非遗传承人。
文/图
南报融媒体记者
孙娓娓
孙红雨
姜静
凌金园
活动感受
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展示了她做的鸭子和小房子种子画,每一幅都非常漂亮。我看着那画挺简单的,可轮到自己动手的时候,却感觉无从入手。我赶紧认真听讲,按照老师的讲解,一步一步来。我先用铅笔画了辆吊车,再用黑米勾边,再用玉米做车窗,红豆做前车身,绿豆做后车身,大米做支撑架,稻穗做吊车的长臂……在我的努力下,一辆吊车种子画终于做好了。
——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三(17)班
沈子昂
我用铅笔先在画板左上方画了一个太阳,在太阳的正下面画了一棵树,树的下面我还画上了一条小路。在画板的右下方,我画了一座房子。随后,我就用白胶先把铅笔的画痕涂了一遍,把黑米黏在胶上,给图案塑型。我用红豆和玉米粒组成了太阳,用绿豆做大树的枝叶,用稻谷铺成小路,用玉米做成屋顶和烟囱,用红豆做窗户,用白米做门,又用红豆做了红色的泥土。一幅美丽生动的“田园故事”种子画就制作完成了。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
——北京东路小学三(4)班
吴卓轩
周末我参加了南京日报小记者的面塑活动。这次的活动非常棒,面塑老师是非遗面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老师。钱老师上课生动活泼,讲解得非常仔细,一步一步指导我们做出了一个个可爱的民族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可以保存很久,还能做成冰箱贴放在家里,我感到特别开心。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一(9)班
李思齐
中国结有很多种,有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十字结,吉祥结,万字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锦囊结等。上周末,我们跟着非遗老师学做了一个中国结,老师带来的是半成品,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折腾了好长时间,又是编又是打结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自己做出来的很有成就感。
——浦口区实验学校二(7)班
庞衣蕤
我们先用马克笔给葫芦打上大红的底色。注意,一定要慢慢涂,把色上均匀才好看。然后,老师给我们发了钻石贴,让我们装饰葫芦。这时葫芦看上去已经闪亮亮的啦!最后,我们再写上一些吉祥话,比如万事如意等,好看的葫芦画就完成啦!
——赤壁路小学三(4)班
尹朝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