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艺术赋能,打造自有腔调的秦淮客厅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南京日报

灯美人更美

秦淮河畔小剧场里好戏多

夫子庙泮池

购物天堂: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

老门东游人如织

立足“特而精”,代表“最南京”是秦淮始终如一的追求。2019年,秦淮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秦淮创成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夫子庙获评首批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新街口被授予“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称号,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秦淮灯会”等7个案例入选“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秦淮有戏”精彩亮相融交会,夫子庙步行街、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入选江苏省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名单。艺术赋能让风雅秦淮魅力初显。

一系列创建的背后,是秦淮推进文旅融合的一整套顶层设计,每个创建都有着鲜明的指向,都在聚力解决某一个阶段遇到的具体问题。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是解决管理、服务品质标准化问题,聚力内涵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在于解决空间发展的问题,侧重于老城南片区提升;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解决的是夜间旅游产品迭代的问题,从原来的夫子庙、新街口"单点开花",扩展到如今老门东、熙南里,乃至未来的南部新城。

“十三五”以来,秦淮以“艺术赋能+科技点亮”,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的路径,把“世界文学之都”的故事线变成旅游线、产品线、消费线,形成新的城市产业动能,成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代表性窗口。“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古韵新风在秦淮汇聚,自有腔调的“秦淮客厅”正在生动呈现。

A

首创首成

文商旅融合蹚新路

古今交融,最美在秦淮。2019年9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共7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秦淮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走出一条文化引领、文旅融合、城景一体、主客共享的城市型全域旅游发展之路,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转型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路径。

喜讯接踵而来,今年3月28日,秦淮“全域旅游再出发”活动在门东芥子园举行。活动现场,签署门西数字生活街区、西湖创意街区等31个总金额464亿元的文旅融合项目,秦淮未来可期,精彩无限。

今年7月22日,国家商务部公布首批5家“全国示范步行街”名单,南京夫子庙步行街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榜上有名,一个有着“新产品、新消费、新场景、新服务、新体验”的全新夫子庙呈现在海内外游客面前。12月17日,秦淮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12月24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夫子庙景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修订的《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条例》进行解读,《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护航”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高质量发展。

如今,沿着"挖掘故事线,设计旅游线,打造产品线,推出消费线"的核心路径,秦淮故事以创新形式进行表达;非遗文化传承有序,焕发出勃勃生机;悠久的商业传统以时尚面孔、国际范精彩呈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美丽古都核心区的独特魅力无限。

B

立体呈现,讲好“秦淮故事”

“桨声灯影”网络文学、大咖故事荟等系列论坛话题成为“现象级”产品;连续五年借助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在米兰、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举办“秦淮日”专场活动,面向世界讲好秦淮故事……

秦淮一直在寻找“讲好故事”的时代方式。近年来,秦淮文艺精品层出不穷,知名网络作家姞文的秦淮故事七部曲,销量突破15万册,《长干里》等2部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25部作品;散文集《鲁班飞行器》获评第十届“金陵文学奖”佳作奖;话剧《风雨秦淮》全省巡演40多场;梅花奖得主王君安、陶琪老师主演的越剧《桃花扇》全国巡演;取材于秦淮的越剧《凤凰台》、话剧《朝天宫下》荣获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与南京电视台合作拍摄播出八集电视专题片《雅颂秦淮》;三集电视纪录片《秦淮河》登陆央视,并在腾讯、爱奇艺等平台热播……

由省委宣传部授牌,省作协、市委宣传部、三江学院与秦淮区四方众筹共建的“江苏网络文学谷”,采取留区财力10年封闭运作的创新政策,聚焦网络文学精品创作、IP转化的全产业链,引进网文企业24家、网络作家23名,设立2个名人工作室,集聚和贡献了全省网络文学60%的平台和产出,创作原创作品近2万部,多部作品获国家和省市重要奖项,成为南京乃至全省网络文学创作新高地。

2020年12月,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老城南片区加快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消费释放和精准传播,提供更多高质量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文旅体验和消费场景,着力打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三业"奇经八脉,风雅秦淮渐行渐近。

展望未来,秦淮区将与多方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短视频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短视频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业态集聚,用文化科技+新态势,共同赋能老城南文化产业重装升级,让风雅秦淮成为彰显南京“美丽古都”魅力最独特的标识!

C

独特体验,营销秦淮之美

结合“四新行动”,秦淮大力培育新业态,营造新场景,带来新体验,释放新消费,将历史形态融入产业新业态,用沉浸、体验、互动等有特色的场景和产品吸引人的“眼”,用有回味的体验抓住人的“心”。秦淮礼物声名鹊起,营业面积超2万平方米,“状元郎”系列令人爱不释手,8000多款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逛夫子庙,带一份秦淮礼物回家成为新时尚;秦淮礼物与网红奶茶联姻,南京云锦与肯德基携手,传统文化+现代商业让奶茶店、快餐厅变身文化空间,营造出新消费场景,有效激发了市民游客消费热情。夜泊秦淮长盛不衰,2019年超过200万人次乘画舫体验桨声灯影秦淮河。小剧场里好戏连台。门东德云社持续火爆,一票难求,瞻园的“夜瞻园·金陵寻梦”、南捕厅的《南京喜事》等11个剧场已开展常态化演出。围绕世界文学之都策划了沉浸式演出“桨声灯影·文都行”惊艳创新周各国嘉宾。

在秦淮“白天看景、晚上看戏”,逛夜市享美食,坐游船赏夜景,泡书店品书香,到博物馆感受历史气息,欣赏沉淀2500多年的秦淮故事,将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和生活方式。今年9月,夫子庙步行街、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被评为江苏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今年12月,新街口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的称号,独特文化魅力、新鲜场景体验引来巨大客流,变现为强劲文旅消费。在2019年全省高质量考核中,秦淮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列全省33个城区第二;全区旅游总人次6702万人次,收入672亿元,位列南京第一。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享受高品质的文旅体验。

本版撰稿

秦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