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尚红:画大乡土,为国人寄情

2022年01月17日 10阅读 来源:无锡日报

“常会有朋友问我,你创作的时候有什么想法?想表达什么情感或者思想?这时,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有时候,创作就是对一些场景或事物感兴趣,自己高兴,没有任何目的和想法,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来,非常简单。”——余尚红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宜兴画家余尚红一人入选了4件作品,创造了无锡美术的一个奇迹,为世人留下一桩美谈。获奖大户余尚红广受业界关注,但他为人低调。身为宜兴市书画院副院长、吴冠中艺术馆副馆长,余尚红的社会事务很多,但他再忙,也不会耽误了主业。他知道,身为一名画家,抒写心中炽热的乡土是使命,也是不变的追求。

■手绘我心,寄情于画

余尚红出生在农村,对乡土田园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田园系列》并非偶得,而是厚积薄发之作,传递着环保的理念。黄土、枯叶、糟朽的木栅栏不情愿地扭曲着……“我画的是一种苍茫的感觉,让现实和我的作品拉开一定距离,以此来提醒大家。”余尚红是位风景画家,这决定了他一年四季在外的时间比在家多。身为画家,并非单纯地去欣赏景色,带回写生素材即可,而是要融入自然,感悟人与自然。每到一地,余尚红会住上一阵子,跟当地人聊天、交朋友,学着他们的样子,体验他们的生活。

2017年底,余尚红第一次在无锡办个展,为观众打开了他乡土世界的大门:他的足迹遍及中国南北方,在他的笔下,不仅能欣赏到南方乡土明艳跳跃的色彩,也能捕捉到北方大地上大色块的铺陈,以及不同水土孕育出的不同人文。余尚红的画注重生活的情趣与形象的鲜活,他把自己的乡土系列风景画称之为“大乡土”:家乡系列、田园系列、江畔晨曦、雪域高原、郊外的风景……每个观众似乎都能从他的画中品出乡情。

曾经,长久独立的绘画让余尚红感到孤独,仿佛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也不断自问:不就是画画吗?不该搞得太高深,画内心的感受,体现真实的生活状态就可以了。于是,余尚红不再拘泥,手绘我心,寄情于画。“快餐式的生活中,白天为生计奔波忙碌,没有时间去思考。”余尚红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粉画《宁静的城市》把时间放在了夜晚,一幢住宅大楼里,每扇窗户后,都有人物在活动,交谈、吃饭、学习、整理……他想传递“月光之下,每个家庭的状态都很幸福。”

■大境界中,感悟生命

余尚红走出了内心的困扰,他的作品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江苏省油画学会主席、著名油画家陈世宁跟余尚红熟识多年。在余尚红的作品中,陈世宁不仅看到了画家对江南家乡的真实摹写,更看出了画家的艺术升华。“秀美的江南景致,如果没有画家的用心思考,终归是死的,是局促的,是小境界的。”在陈世宁看来,自然界所有的景致要能构建成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必然需要画家的大境界。而余尚红的作品所不断涂抹的,就是一种空灵温润的艺术境界。

“发挥写意性的同时,精心处理色调、空间、形体与动势等因素,使作画过程的感觉因素与情感因素交相融会。”余尚红生动地记录物象,自由地抒发心象,在他的作品中,通常会以某种明亮而饱和的色彩形成主调,同时辅以不同层次、不同色相和冷暖的灰色直至黑色,使得画面于色彩绚丽中,透出清幽的生命感悟。这是余尚红的艺术境界,也是他为观众营造的生命境界。

不炫技、不浮躁、不盲目求奇作怪,谦虚温和的余尚红立足传统、新意层出,用敏锐的触觉和勤奋的态度,传递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努力触及人性与心灵的深层,绘就了一件件充满诗性力量的作品,完成了一次次自我畅想和飞跃。余尚红还在不停地自我塑造,在尺幅之间,营造着一方方大美乡土。(张月)

艺术家简介

余尚红,197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现为宜兴市书画院副院长、吴冠中艺术馆副馆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9年,《田园系列之五》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展、《雪域追梦》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插画展、《宁静的城市》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水彩粉画展、《田园系列之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