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万物生机勃发,气候多变,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3月以来,无锡医院的部分门诊相较平时忙碌了许多,尤其是过敏性疾病高发,前往哮喘门诊、皮肤科门诊、眼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呈现出春天的季节性特点。春季易感春困、春乏,最近,市人民医院还新开设了乏力专病门诊,医生说身体乏力并不是“春困”那么简单,需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慢性疾病伴随乏力更需要综合评估治疗。
儿童哮喘高发,春季尤其要规避过敏原
“对于哮喘患儿来说,春季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季节。”在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近期过敏性哮喘的患儿明显增加,该院呼吸内科主任李羚说,儿童呼吸科专家门诊一天接诊的近70位患儿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气道过敏性疾病,其中最多见的就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哮喘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春季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花粉等各种诱发哮喘的过敏原增多,气候多变带来呼吸道感染多发,也成为哮喘高发的因素。
专家介绍,在呼吸科专家门诊就诊的患儿中,慢性咳嗽的尤其多,这是因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都可能表现为咳嗽症状。其中,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引起家长注意。哮喘预防最重要的是听从哮喘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随意停药、减量。父母要知道孩子哮喘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哪些,如果有明确的诱发因素,要注意规避过敏原。换季前,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性用药,预防哮喘发作。
身体乏力原因多样,最重要的是及时鉴别诊断
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华介绍,日常会接诊到很多身体感觉乏力的患者,尤其是春季,这类患者较多。乏力可能是器质性疾病、慢性疾病加重、肌少症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及时诊断非常重要。为此,最近,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全市首开乏力门诊,让乏力患者得到及时诊断。
“乏力的病因很复杂,严重的疾病如低钾血症、重症肌无力、肿瘤等都可能表现为乏力,常见的肝硬化、慢性肾炎等患者也会以乏力为首发症状,还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疾病可能没有其他表现,就是觉得乏力,这些情况都可以到全科医学科进行鉴别诊断,然后再到相应专科治疗。”郭华说,乏力患者最重要的是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低钾常表现为四肢乏力,此时一定要查明病因,因为顽固性的低钾血症严重了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另外,慢性病患者经常感到乏力,很可能预示着慢性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开乏力门诊也是要对肌少症人群鉴别诊断,普及这一疾病。”郭华说,上海的一项统计显示,肌少症在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2.3%,老年女性发病率4.8%,无锡虽缺乏相关统计,但老龄化社会,肌少症发病率肯定是越来越高。该病表现为肌肉力量的减弱、肌肉含量的下降、肌肉功能的减退,但多数人对肌少症并不了解,缺少相关筛查。很多体形偏瘦的老年人自我感觉没力气,其实是肌少症。建议老年人去社区就诊时,可以通过测小腿围、坐立测试做一个初步筛查,怀疑肌少症可到全科医学科做详细评估。
踏青归来,皮肤眼睛又红又肿痒得受不了
春季是皮肤科的“旺季”。在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量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过敏性皮肤病明显增多,尤其是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居多,痤疮患者也有增加。该院皮肤科副主任汪文介绍,每年3月以后,春天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增多,面部过敏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因此也被称作“桃花癣”,患者面部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丘疹、水肿、灼热、瘙痒、掉皮等。春季紫外线强度增加,人们户外活动增加,日光性皮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香椿、苋菜、芹菜等光敏性食物食用后,日晒会诱发或加重过敏,易发生日光性皮炎的患者建议少吃。
目前正值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且儿童、青少年以及过敏体质的人更易中招。市中医院眼科副主任吉洁介绍,春季是踏青好时节,不少市民踏青归来却发现眼睛又红又痒,这时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过敏性结膜炎。该病主要表现为眼痒、眨眼频繁、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水肿、结膜乳头增生。(逯恒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