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阅读塑造城市文明新风尚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文/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图/徐报融媒记者 秦媛

它,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去年底才正式开馆,但为啥能日均接待读者4000余人次,成了城市文明地标的网红打卡地?

它,只是一家区级图书馆,听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凭啥只半年便拿下了全国县级图书馆影响力排名第一的无上荣耀?

走进新落成不久的云龙区图书馆,以上的问题,都能找到明确的答案。

“对标国家县(区)级一级图书馆,我们现在正在做,以及未来还将做的就是,把云龙区图书馆打造成为徐州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云龙区文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红艳说。

彰显汉文化特色,这里是网红打卡地

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量11万余册(件),音像制品1000余张、电子期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12万种以及听书资源数据库等文献,阅览座位近600个,这是一组展示云龙区图书馆硬实力的“数据包”。

而这样的硬实力,还体现在云龙区图书馆设计、建设的方方面面。

场馆共分为4层,设有文学区、报刊区、少儿区、低幼亲子区、社会科学区、自然科学区、数字图书馆等。每层都设置有多项功能区,可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在1楼和2楼之间设置夹层,一方面为了最大化提升图书馆的空间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营造LOFT现代感,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把最好的区域共享给自修的阅读人群。

四楼区域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字图书馆和古籍阅览。馆藏社会科学1.3万册图书和自然科学3000册,数字阅览区向读者免费提供,包括《中国知网》《超星》《博看》《安邦知库》等30多项可在线浏览和远程访问的数字资源,同时也是“行走中的办公室”,配置相对独立的座席和投影设备,提供给有办公需求的读者。后排提供CD音乐播放、DVD和蓝光视频播放服务。

“我们从国内外海量品种中精选优质图书,为读者精选一流出版机构、一流作者的新书。”图书馆负责人介绍,目前纸质藏书11万册(件),所选购图书85%为全国百家重点出版社所出图书,保证读者读到高品位、与时代同步的好书,让更好的图书拥有更多的读者。

除了硬实力,云龙区图书馆之所以成为“网红”地标,更有赖于它的独特个性。

云龙区图书馆在设计理念上多处融入和呈现汉文化元素。如:汉砖、竹简、车马出行图中轺车造型等极具鲜明特色的汉文化元素在图书馆多个地方均有体现。

最富特色的是馆内的汉文化专区。在这里,读者们席地而坐,以古人之姿读古代之书。这里收藏的主要是以汉学文化为主的书籍文献,是图书馆借阅量最高的区域。除此之外,与读者手中之书相映成趣的是汉文化专区内的壁画。这里的壁画选取云龙区自制国产动画片《彭祖传奇之少年奇缘》中的插图,讲述了彭祖从孱弱少年成长为上古养生大家,成年后又回归华夏,雉羹救尧,受封于彭城(现徐州),被后人尊称为彭祖的传奇故事。壁画栩栩如生、故事精彩纷呈,深受读者的喜爱。

24小时不打烊,这里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阅读是有情怀的文化体验。书是沟通古今的纽带、交流文明的津梁。古今多少梦想与奇迹、伟业壮举、荣耀与辉煌,都成为了历史、写进了书册,成为点亮心中梦想的星星之火,化作驱散严寒的浩荡长风,激发从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动能。

阅读,是有温度的精神旅行。阅读经典,赋予我们更加豁达睿智、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为我们注入更加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

而阅读的美好,需要倡导和引领,让更多的人感受并由此受益。

如何倡导全民阅读,云龙区图书馆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全日开放模式。

每天5时30分以后,云龙区图书馆二、三、四层正常关闭,但一层及夹层仍向读者开放,馆外读者仍可凭身份证、读者证、电子借阅证等证件入馆。

“自24小时图书馆开放至今,每晚有400多名市民来此夜读;直至零点以后,仍会有二三十人;真正能读一夜的,大约有十几人。”云龙区图书馆馆长王珍娥告诉记者,夜读者以考研、考证者居多,他们中不少人白天上班,挤晚上下班后的时间来复习备考,“看到他们,你会发现,努力前行的人还是很多的!能给他们提供些阅读的便利,我们也感到自豪和欣慰。”

不光是情感上的支持,对于这群夜读者,云龙区图书馆给予的是全方位的行动支持。

挤时间夜读,不吃饭怎么行?

为此,云龙区图书馆专门腾出一间约20平方米的办公室,配备桌凳,方便就餐,免费提供饮用水。

即便是夜读,也能感受温暖和幸福。

据了解,云龙区图书馆的24小时图书馆自开馆以来,每天新增电费约300元。除了电费,还有夜班安保费用,每天云龙区图书馆闭馆后,会有工作人员对整体环境进行消杀。两名安保人员一名负责出入口安保,一名负责馆内巡查。

因为有内涵,有温度,有担当,如今的云龙区图书馆不再独属云龙区居民,周边县区都有读者慕名前来。

为倡导全民阅读,云龙区图书馆还把阅读变成了随地可做的一件简单事——除纸质图书外,引入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增加新技术应用,提升电子资源覆盖广度,运用互联网、RFID、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互联互通,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为读者定制随身携带的个人图书馆;扩充数字资源库矩阵,开通微信公众号线上阅览功能,打造掌上图书馆,让读者随时随地进入阅读世界。

特色活动,这里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类的思想足迹有多远,阅读的空间就有多广;人类的精神维度有多丰富,阅读的世界就有多瑰丽。有书做伴,生命便不会失色暗淡;有书壮怀,灵魂便不会孤寂渺小。每个人的精神成长,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仿佛一场登山,需要阅读这根登山杖的助力。

阅读,不仅可以塑造了个人更加高远的人生境界,也能构筑起一个社会更加绚烂的精神胜景。

让阅读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云龙区图书馆开展的特色阅读推广活动层出不穷,隔十天半个月,必有一场主题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广阅读活动,云龙区图书馆将活动以品牌形式传播,如针对儿童,开展了书法启蒙、我的灯笼我的年、自己动手做一本手工书等活动;针对家长群体,开展家长课堂系列活动;针对成人读者,开展云图有声读书会系列活动……

为了让书香浸染家庭,促进全民阅读,云龙区图书馆还采取服务送出去、读者请进来的措施,主动到社区、学校、企业办证,将办证服务送到读者身边。同时,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如“温情山水系云端——云龙区线上迎新春公益联欢晚会”“欢天喜地闹元宵,万家灯火庆团圆”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读者的文娱生活和精神世界,让书香浸染千家万户。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龙区图书馆在一层新设立的“党史图书学习专架”上,摆满了各类红色经典书籍,吸引许多市民阅读。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广大读者有很强的阅读红色经典书籍需求,我们积极发挥图书馆的政治理论思想库、文化知识储备库、文化资料聚集库作用,特别打造‘党史阅读区’,为广大读者提供红色阅读平台与内容。”王珍娥表示,通过帮助读者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党史”和“悟思想”贯通起来,努力打造一个党史学习教育“补钙充电”新平台。

“阅读往圣哲思,心灵深处不觉增添了参悟世界的思想之力;阅读唐诗宋词,胸中悄然生发俯仰天地的文化豪情;阅读红色经典,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心中自然涌起蹈厉抗争的斗争气概和为国为民的奋斗热情。各类经典著作浓缩了历史的精华、文明的智慧,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阅读的回馈是丰厚的,含英咀华不仅唇齿留香,思想和心志也会充满澎湃能量。下一步,云龙区图书馆还将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阅读的新风尚,塑造城市文明的新高度。”王珍娥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