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绵延半个世纪的“山海情”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3月26日上午,彭城壹号一处活动室内,热情欢快的《送你一束沙枣花》乐曲响起,一群面带笑容的老人翩翩起舞。75岁的“顾问”单兴云腿脚不便,站在一旁耐心指点。这支新疆知青战友艺术团成立17年了,最近正在为江苏省知青联谊会庆祝建党100周年演出做准备。

19岁支疆,30岁回到徐州。共产党员单兴云将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了祖国西部那片热土上,退休后仍然以各种形式纪念、回报那段燃情岁月。

●丰富几百位老人晚年生活

3月25日上午组织黄楼街道办事处永康社区百姓艺术团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下午举办诗歌朗诵会;26日带领新疆知青战友艺术团排练新的舞蹈……作为艺术团的负责人,单兴云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自从2001年退休后,单兴云就致力于老年人的文化团队建设,先是在单位的退休办组织了13个兴趣班,2004年组建了新疆知青战友艺术团,去年又在社区成立了百姓艺术团,丰富了几百位老人的晚年生活。2019年她曾被徐州市委老干部局评为“银发生辉老干部”。

新疆知青战友艺术团一共20多人,团员平均年龄72岁。他们根据在新疆生活的回忆,编排出了一支支有特色、有韵味的歌舞,不但在社区演出中“挑大梁”,而且到苏州、香港等多地参加过舞蹈比赛,屡屡捧回大奖。

这是一群热心公益的老人,他们经常到市内的养老院、福利院演出。上个周末,单兴云还带着一个公益组织来到民主小区,义务为老人们理发。

今年75岁的单兴云,精神饱满面色红润,难以想象,她11年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去年又因脑梗住院半个月。2009年9月一次体检中,单兴云检查出乳腺肿瘤,她谁都没有告诉,一个人悄悄去了医院。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想到艺术团国庆节还有重要演出,她把手术推到10月7日。国庆期间,她依然乐呵呵地跟着战友们一起上台跳新疆舞、走模特步。手术前她还安慰家人,“不是什么大病,不用怕!”

出院以后,她很快又生龙活虎地回到了艺术团。

去年患脑梗卧床半个月,单兴云半边身子都不能动弹,老伴和两个女儿都劝她离开艺术团,在家安享晚年。她不听,身体恢复后立即回到了“战场”。女儿为此还和她“吵”了一架。

单兴云心里装着艺术团,艺术团的战友们也牵挂着她。3月26日这一天,王学义老人送了她一根自己亲手做的拐杖,方便她上楼下楼。还有一个姐妹给她带来一袋蒲公英野菜,告诉她吃了可以去火。“我们是在新疆认识的,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感情特别深。”单兴云感慨道。

●两地人的情谊绵延不断

说起在新疆度过的那段岁月,单兴云满怀感恩,“离开徐州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在新疆那些年得到了很多锻炼,成长很快。”

1965年,19岁的单兴云和1200多名徐州热血青年一起,乘坐专列5天5夜到达新疆,然后又乘坐汽车在“搓板路”上颠簸3天,来到了当时荒无人烟的阿勒泰第一牧区。他们在那里用树枝搭窝棚、开荒种地、挖沟修渠。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8摄氏度,条件比《山海情》电视剧中拍摄得还要艰苦。单兴云不怕苦不怕累,次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担任党支部书记。

“共产党员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单兴云说,她入党不久就赶上修大渠,虽然已是春天,但新疆的河水仍然冰冷刺骨,她带头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开辟万亩良田时,她带着大伙儿丈量土地,踩在一层冰、一层水的土地上从头走到尾,量完地的时候腿都肿了。

1976年,单兴云调回徐州,工作、生活都非常顺利,但她心里早就把新疆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40多年来,她4次回过新疆,每次都要到阿勒泰第一牧区去看看,当地的领导干部总是热情招待。那里的乡亲们还有老人记得她。

1999年单兴云回新疆时,当地一位干部委托她关照一名考入徐州高校的贫困生。她回到徐州就去学校看望了这个名叫春霞的女孩子,每个月资助她100元生活费,每个周末接她到家中吃饭。中秋节学校不放假,单兴云就买些好吃的送到她宿舍。春节也把她接到家里来过,带着她回娘家,跟自己的女儿一样拿压岁钱。春霞毕业时还欠着几千元学费,她又出面解决了。

2004年单兴云去新疆时,特意到春霞家中探望,当时春霞在新疆大学继续深造,妹妹又考上了湖南一所大学,一家人都在为妹妹的学费发愁。单兴云找到当地干部,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2018年单兴云带着艺术团成员再赴新疆,那时春霞当上了人民教师,正准备生二宝,一家人生活非常美满。她的丈夫租了一辆大巴,带着这群远方来的客人故地重游。两地人的情谊绵延不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