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宁
点击2011年我市组织工作的特点,“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全市组织系统大胆探索实践,创新亮点异彩纷呈——实施镇域发展分类考核,引领乡镇干部争创一流,获2011年度全省组织工作十佳创新创优成果奖;睢宁县基层组织打造网络时代“小岗村”,获2011年度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奖……
基层党建创新百花齐放
在2011年全市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中,基层党建创新呈百花齐放局面。
铜山区实施“双覆盖、双提升”党建工程,在工业园区、工业镇、行业协会(商会)等分别采取不同的组建方式,整体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在全区9个工业集聚区,按“1+N”模式,分别设立“1”个党总支,“N”个企业支部。全区新建非公党支部309个,覆盖非公企业927家。
丰县连续三年实施“培源纳新”工程,全面推行农村发展党员“136工作法”。开展农村党员户挂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开通党员“创业直通车”,4年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276个,新发展党员数量年均增幅在60%以上。
云龙区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行“三一三”工作机制。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把在社区居住、工作的党员纳入网格党组织管理,共成立社区党委29个、党总支18个,并针对不同考核对象设置27项针对性考核指标。
泉山区在全省率先实施党建创新项目公开“招投标”,先后确定22个项目作为开标内容,并通过“领导评、群众议、亮点晒”来督查中标单位“施工”情况。年终,评出优秀创新项目7个,分别给予1万元至3万元奖励;对最后三名单位,取消其年度党建考核评优资格。
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各地创新实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加追求改革的规范化、科学化。
邳州市推进竞争性选拔镇党政正职常态化。先后公推公选9名镇党委书记、19名镇长,占镇党政正职的近五分之三。同时还竞争性选拔了100名其他干部。在举措上推行“三个创新”:推荐实名制、差额酝酿目测制、延伸考察信函制。
新沂市在镇党委换届中,在6个镇试行公推直选。通过公开报名、差额推荐和直接选举,6个镇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成员56人。选举中,采取个人报名与提名推荐、逐轮推荐与组织考察、竞职承诺与差额直选相结合,新当选的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比上次换届时年轻2.1岁。
鼓楼区探索构建“四注意四培养四优先”培养选拔机制。“四注意”把潜在的老实人挖出来,“四培养”让能干的老实人显出来,“四优先”把优秀的老实人用起来。2011年该区提拔的科级干部中,老实人干部占70%以上。
倾听民意带民致富
为民解困,带民致富,重视民生,是去年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成果的又一特色。
沛县组织开展“三带三为”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带着感情融入百姓,做到情为民所系;带着责任服务百姓,做到权为民所用;带着成果惠及百姓,做到利为民所谋。全县650名机关领导干部到联系点,共走访农户5348家,为基层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324件。
睢宁县打造“农民+网络+公司”的“沙集模式”,东风村70%以上党员干部开设了网店,成为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富民的典型。县委组织部指导网商组建网销协会,成立网销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带领群众网络创业。
持续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创新。贾汪区对大学生村官构建“差别化培养、多元化发展”长效工作机制,按任职年限实施分级培养。任职第一年实施“融入期”培养,任职第二年实施“成长期”培养,任职第三年实施“提升期”培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