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服务“率先”促发展务实开拓谱新篇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传月 建华

回眸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在务实创新中不断前进,亮点璀璨,成果丰硕!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3项,作出决议2项,提出审议意见7项,制定地方性法规2件、修改3件,组织执法检查5次,开展视察调研20次,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新贡献。

促进科学发展有新成效

2011年是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全市小康社会指标完成情况,认真听取审议市政府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坚持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制度,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去年,全市以市为单位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常委会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市委“四个转型”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产业转型上,支持和督促市政府加快传统产业调整,推进先进制造业跨越发展,培育发展具有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的新兴产业。在城市转型上,组织开展对城区西北部的视察,提出在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生态转型上,先后对山林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城市重点绿地保护等进行五次视察和检查,督促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使我市创森工作总体上达到国家森林城市的核验要求。在社会转型方面,深入社区调研,提出要注重社会化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的同步提升。

常委会坚持把推进“三重一大”作为服务大局的重点,及时审查批准市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保证“三重一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依法对彭城欢乐世界和“引水上山”项目使用山林红线保护区内林地作出决定,保证两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情况的报告,支持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建立棚户区改造工作机制,全面完成主城区408万平方米棚户区一期改造任务。深入亿吨大港建设现场视察,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视察十八届省运会筹备工作,建议倒排工期,确保质量,把奥体中心建成展示徐州形象的标志性工程。

监督民生改善有新突破

常委会密切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不仅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而且突出抓好常委会决议和审议意见的落实,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徐州市市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为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去年在赴苏南调研的基础上又作出了《关于全面提升我市市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水平的决议》。在常委会的跟踪监督下,市、区两级政府按照条例和决议要求,投资一亿多元,新建和改造了15个高标准的新型农贸市场。同时对改作他用的农贸市场排出回购计划,制定农贸市场建设标准、产权管理办法和经营管理办法等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常委会加强对市本级预算调整的审查,对有关部门决算进行延伸审查和跟踪检查,提出《关于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清欠人防易地建设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制定出台《徐州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编制2012年财政预算时,对经济、科技、农业发展三类专项资金由30项整合为10项,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益。加大人防易地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清欠力度,至去年10月底,清欠人防易地建设费2436万元,基本做到应收尽收;清缴入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1.5亿元,占应缴总额的86%。同时,听取审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监管工作的报告,要求市政府全面推进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强化投融资类公司监管。市政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目前已征收2010年度国有资本收益4.95亿元,进一步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监管。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去年,常委会听取审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报告,同时形成审议意见。政府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细化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城乡接合部的食品安全专项整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显著加强,食品检测和快速检测合格率均好于上半年水平。

——医保“两高”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常委会连续两年跟踪督办医保“两高”决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强化行业监管、加强队伍建设、维护和保障医保资金安全运行。去年,市区职工医保住院率为12.51%,人均住院费用为1.06万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常委会提出的“力争通过二至三年时间,把这两项指标降低到全省平均水平”的要求。

——农村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常委会去年上半年对贯彻落实加强农村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决议情况进行专题视察,下半年听取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重点管理镇、重点督查单位的调度指导,推动后进转化;加大对计划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考核力度,实行“一票否决”;积极构建综合控制“两非”行为的管理机制,计划外生育反弹势头和人口性别比失衡趋势得到遏制。

——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针对2010年《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常委会继续跟踪监督,市政府加大力度落实审议意见,去年残保金征收突破了6000万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保障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去年,常委会还首次运用专题询问这一法定监督方式,先后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违法侵占山林案件查处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委员询问不留情面,既讲问题又提建议;政府应答坦诚实在,既找原因又讲措施,有力促进了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目前,城镇被征地农民已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征地补偿标准提高25%;三起违法侵占山林案件已有两起得到查处和纠正,另外一起正在妥善解决。

推动依法治市有新进展

常委会按照“少而精、有特色、可操作”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制定了《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徐州市建筑装饰装修条例》,修订了《徐州市航道管理条例》。在立法工作中,注重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有机统一,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对重要条款的设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力求立法符合实际,体现民意。认真做好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对《徐州市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和《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中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进行修改,维护了国家法制的统一。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推动了“六五”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

去年,常委会重点加强对7件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和纠正了法规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山林资源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市政府及各县(市)区尽快完成山林红线保护区的划定和规划编制以及界桩界标的设立工作。通过对云龙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市政府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建设。通过对重点绿地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有效促进了绿地名录的划定和条例的贯彻实施。通过对采煤塌陷地复垦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市政府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步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档案条例执行情况的视察,深入推进依法治档工作,使我市档案库建设、国家一级馆创建、档案社会化服务走在全省前列。

继续组织开展“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全年共有各级人大代表4110人次参加活动,共旁听各类庭审案件438件,向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及相关行政机关提出评议意见396条。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去年常委会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1495件,接待来访4062人次。常委会及时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办理,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代表工作水平有新提高

常委会连续第三年组织代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年中、年末集中视察调研。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分别就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支持和促进市政府工作。按照“全覆盖、重规范、求实效”的要求,各县(市)区人大代表之家认真组织开展代表接待选民和代表向选民述职,去年共接待选民14570人次,代表述职1656人次,“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继续实行市政府负责同志领办、职能部门主办、常委会领导督办、对口工委和领衔代表全程跟踪、委员积极参与的办理机制,并组织提议案的代表深入实地督办督查,进一步提高了代表建议的办成率。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3件大会议案以及344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全部按规定时限办结。问题已解决和基本解决的272件,占总数的79%。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快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和拆违步伐、提升城市形象”的议案,把城中村改造列入去年“三重一大”工作,目前已实施改造城中村项目9个,总面积279万平方米。对“修复文庙、打造融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为一体的特色街区”的议案,市政府已制定方案,目前正在规划论证并积极推进。对“整治市区三轮车非法运营”的议案,市政府采取取缔与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东方风来满眼春”。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奋发作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的一年,我们相信,与民生福祉、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市人大工作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十二五”风帆正劲,市人大常委会将肩负人民的重托,继续奋力远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