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社论
又是一年春来早,同心同德谱新篇。伴随龙腾盛世的新春喜悦,2012年省“两会”隆重开幕了。在继往开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时刻,来自全省各地各条战线的代表和委员们带着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相聚一堂,共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发展大计。这是我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对“两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攻坚克难、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在江苏发展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部署实施“八项工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全省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些反映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生改善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的信心与决心。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启示我们,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紧扣主题主线,把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转型升级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增创发展新优势;必须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进民生幸福。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按照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新要求、立足我省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美好蓝图,明确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推动新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加深入地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八项工程”,紧紧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紧紧把握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把握又好又快发展的鲜明导向,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改革开放,突出统筹协调,突出民生幸福,在稳定增长中加快转型,在转型升级中促进发展。要围绕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充分发挥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导向、激励、监测作用,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分类指导,明确时序进度,把科学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在“两个率先”进程中铸造新的辉煌。
推进“八项工程”,是今年各项工作的主抓手,是落实省党代会部署重中之重的任务,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大局所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对认准的事情、决定的工作,要一抓到底、锲而不舍,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确保工作上落实到位,政策上配套到位,力量上配置到位,督查上跟踪到位,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美好前景催人进,凝心聚力创伟业。我们相信,“两会”代表和委员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职尽责,充分反映民意,广泛汇集民智,把“两会”开成民主团结的大会、求实奋进的大会。
预祝“两会”圆满成功!
(载于2月10日《新华日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