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徐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开文

在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发改委主任田质林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徐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审查。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在会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初审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2011年,全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六个注重”,认真实施“八项工程”,扎实推进“三重一大”,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平稳推进,经济发展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建设持续强化,民生民计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项经济与社会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指标增速回落;生产要素供应趋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较大;产业总体结构依然偏重,服务业占比仍然偏低;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增加,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仍很艰巨。以上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体现了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采取的措施符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积极可行。

审查委员会建议,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关于徐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为确保完成计划任务,根据代表们的审查意见,审查委员会对完成我市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采取得力措施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为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各级政府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积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局面的各项准备,适时采取得力措施,破解生产要素制约,化解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强力推进“三重一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扩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今年确定的“三重一大”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推进实施,为推动城市综合实力大幅度跃升和保增长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产业优化升级主攻方向不动摇,高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高地,强力推动创新型经济跨越发展,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紧密结合,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有机融合。实施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注重在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生产力合理布局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快推进绿色增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体系,推进美好城乡建设。立足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教育、医疗、旅游等八大中心,不断提升城乡综合服务水平,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能力。坚持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联动优化,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相协调、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多组团发展。加强精细化、长效化城市管理,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市联网,推动公交优先发展,努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支持各县(市)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强化中心镇集中创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镇村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加大垃圾储运、水源清洁、园林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扎实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解决好百姓普遍关心的物价、住房、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落实民生幸福工程、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民生“六大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抓手,集中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部署,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食品、药品、生产安全监管,强化社会监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