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政协徐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凝聚全市各方面智慧力量,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八项工程”,全力推进“三重一大”,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预计全年GDP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3600亿元和318亿元,首次迈进全国“双三”城市行列,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六大千亿元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幅达90%、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7家,超50亿元服务业企业达11家、其中2家企业超过百亿元;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高铁生态商务区、音乐厅、三环南路改造等标志性工程建成竣工,奥体中心、三环东路高架等重大工程顺利开工;生态环境实现新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54%、居全省第一,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市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35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百万农民实现脱贫攻坚,408万平方米棚户区一期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深入推进,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各级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聪明才智和积极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既要认清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要善于危中寻机、攻坚克难,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中心城市,着力增进民生幸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实现GDP超4000亿,一般预算收入超400亿,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尽快跻身发达地区行列,在新的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
在新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必须坚持推进“三重一大”不动摇。近几年徐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抓住“三重一大”这个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做到发展目标任务项目化、具体化,以持续不断的项目投入带动综合实力连年跃上新台阶。今年的“三重一大”项目规模数量有大幅提升,质量和层次有明显提高,支撑带动作用有明显增强。我们要全力抓好城市轨道交通、三环东路高架、徐郑客运专线、亿吨大港、湖西航道整治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徐工全地面起重机、卡特彼勒大挖、中能多晶硅四期等重大产业项目;棚户区二期改造、三环西路和北路建设及绿化等重大城建项目;扎实办好3大类70件民生实事;重点抓好“八大中心”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政府和市县政协换届等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只要我们牢牢抓住“三重一大”不松懈,每年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就能不断增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和后劲,在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质量指标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在新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必须坚持突出转型升级主路径。转型升级既是应对风险、攻坚克难的根本出路,也是优化经济结构、构筑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要做强产业支撑转型,大力推进装备制造、食品、能源、冶金、建材、煤盐化工等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强势推进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等五大千亿元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提升徐州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创新引领转型,充分发挥徐州科教人才优势,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政产学研金联合,精心打造中国矿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徐州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等一流创新平台,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幅继续保持全省领先。要做优园区促进转型,全力支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全面加快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步伐,推动各级各类开发园区壮大规模实力、强化发展优势,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大载体。要做大企业带动转型,大力支持徐工、中能建设世界级企业,继续培育一批超百亿元工业企业和超50亿元服务业企业,努力打造徐州航母型企业集群,以大企业崛起带动大产业腾飞。
在新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必须强化中心城市新优势。中心城市是徐州发展的最大优势,是集聚要素、扩大消费、带动增长的坚实载体。要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徐州都市圈发展、区划调整、大郭庄机场搬迁等重大机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承载力,努力使徐州的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管理达到国内一流城市水准。进一步提升“八大中心”建设水平,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高水平编制“八大中心”专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精品功能项目,全面拉开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推进“两环”生态圈、“三河”生态带和“八山八湖(库)”生态点建设,重点推进“两路两河”工程建设,加快滨湖城市建设步伐,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力度,让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徐州的靓丽名片。进一步提升城市“软件”建设水平,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外抓“示范路”建设、内抓“幸福家园”创建,努力营造安全、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软环境。
在新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必须立足民生优先根本点。增进民生幸福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创造顺心舒心的生活,努力推动徐州由宜居城市向乐居城市转变。着力增加居民收入,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积极拓展创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之间的差距。着力办好民生实事,重点围绕老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热点难点问题,办好“粮袋子”、“菜篮子”、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出行畅通等一批好事实事,打造便民早餐店、公共自行车、消费“一卡通”、办事“零障碍”等一批民生亮点。着力促进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在新起点上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协组织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包容各界、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动全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两个率先”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继续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多为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多为民生改善尽职尽责,多为社会和谐团结鼓劲。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坚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凝聚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加快“两个率先”、建设美好徐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在新的起点上加快“两个率先”,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