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提升质量求实效开拓创新建真言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邬政 李晓航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运用提案履行职能,共提交提案644件,经审查,立案551件,立案率85.6%。这些提案议题广泛、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篇

立案的提案分送89个承办单位办理,至2017年11月底全部办复。其中,已经解决或采纳的267件,计划解决或采纳的258件,作为工作参考的26件。从反馈意见看,绝大多数提案者对提案办理表示同意或理解。对提案者反馈不满意的办理件,提案委商请相关承办单位作了重新办理。

亮点一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市政协收到有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提案93件。

民进徐州市委提出的加快我市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提案,市经信委、环保局从推进产业技术升级、综合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方面给予了办理落实;民建徐州市委提出的推进我市黄河故道经济带加快发展的提案,市黄河故道开发办、财政局下发了《市黄河故道市级引导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2017年全市编排建设项目82项,投资48亿元;九三学社徐州市委提出的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提案,市发改委、商务局等承办单位,着重从争创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功能载体平台建设等方面,作了针对性办理答复;市工商联提出的完善创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提案,市政府从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入手,引进建设了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电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院所,举办了2017徐州市“一城一谷”招商推介会;致公党徐州市委提出的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建议,为有关部门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江苏淮海科技城”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作用的提案,助推承办单位将淮海科技城作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特色基地,加以重点培育。

亮点二

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

去年,市政协收到有关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提案151件。

结合加快主城区街坊中心建设的提案办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街坊中心建设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协调推进街坊中心的建设工作。为提高街坊中心运营效率,拟成立专业化经营管理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市区街坊中心,形成专业化、品牌化运营模式。九三学社徐州市委提出的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提案,得到市政府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促进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序开展。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徐州市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创建目标、创建内容、创建程序和政策保障措施。同时,加强了顶层设计,编制了特色小镇规划,强化了专项督查考核。民革徐州市委提出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提案,对市委农工办、市规划局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无党派代表人士界及委员们提出的有关实行垃圾分类处置、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建议,推动市城管局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建立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严格工作考核标准等方面,加以改进,城乡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有了新进展。结合规范道路交通环境的提案办理,市公安局出台了《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加大了治理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委员们十分关注主城区停车场管理建设、社区物业管理、危旧天然气管道改造、电梯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建议,得到承办单位的一致重视,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有关问题的解决。

亮点三

加快文教卫体事业发展

去年,市政协收到有关加快文教卫体事业发展方面的提案132件。

民盟徐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提案,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吸收,加大力度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科学规划科技场馆建设;加快完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达标建设。针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大地方戏曲艺术保护等建议,市有关部门积极采纳,进一步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关于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市教育局、编办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采取了统一编制标准、拓展农村教师渠道、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探索流动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建立市级医疗卫生大数据网络的提案办理,市卫生计生委加强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服务工程和信息惠民服务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亮点四

保障和改善民生

去年,市政协收到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提案122件。

市政府注重将提案办理与民生实事相结合,将委员诸多民生提案建议,吸收和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建设的项目计划。民革徐州市委提出的确保精准扶贫见实效的提案,推进了重点区域、重点人员扶贫工作的开展,市、县、镇、村层层签订扶贫目标责任状,形成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扶贫的工作格局。结合农工党徐州市委提出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提案,市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家庭监护责任,使农村儿童得到妥善监护和关爱保护。关于提高不动产登记办理能力的提案,推动市国土资源局增加办理网点、完善服务功能,尤其在老城区和新城区增设了60个服务窗口,有效缓解了办证压力。有关改善我市部分城中村饮用水条件的提案,及时助推了主城区城乡接合部饮水安全工程的改造建设。

亮点五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去年,市政协收到有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提案26件。

关于加快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提案,为保障“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方案顺利实施,对高标准、高起点优化南水北调沿线水环境,保护一江清水向北流,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有关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提案,助推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市水利局还积极吸纳委员建议,开展了“河长制”信息平台建设和示范样板建设,启动了生态河湖计划,划定了河湖管理范围。结合制定《徐州市环境保护公益金管理条例》的提案办理,市中级人民法院、环保局、审计局等承办单位相互配合,对环保公积金的管理和使用开展了审计监督,同时积极按立法程序做好立法的前期工作。

亮点六

注重协商 突出实效

市政协牢牢把握提案工作的全局性定位,始终把提案工作摆上政协工作的突出地位。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坚持把提案工作作为履职的抓手、工作的主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提案工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履行职能职责的重要渠道作用、主要抓手作用和基础平台作用。

在提案办理协商实践中,总结出了提案工作《三四五工作法》,就是抓住“三个环节”、实行“四个机制”、强化“五种方式”。同时发挥奖励的导向作用,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优秀提案评比表彰办法》,加大奖励的比重,进一步调动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完善政协主席会议专题督办、界别和专委会联合督办、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和政协提案委日常督办的重点提案督办工作体系,切实发挥重点提案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民主监督功能,扩大政协提案的影响力。

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政协提案委相互配合支持,联合审查立案、联合协商督办、联合考核评比,进一步提升了用提案履行职能职责的合力。以恳谈会、联席会的形式,扩大了社会各界对提案工作的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推进“互联网+”提案,改版升级了市政协提案工作管理系统,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各部门协作的提案办理协商的氛围环境。

展望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徐州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为政协更好履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也对提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提案工作全局性定位。从推进政协事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认识和把握提案工作全局性定位,着眼新时代,研究新情况,展现新作为,积极探索提案工作的特点规律,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在政协履行职能职责中的重要作用。

严把提案质量,进一步夯实办理协商的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小而准、专而深、办而实”的要求,着力抓好“提”“立”两个关键环节,确保提案质量。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功夫下在调研上,多出高质量提案,彰显政协组织的界别特色和履职水平。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认真审查每一件提案,严把质量“入口关”,确保政协提案质量有新提升。

更加注重沟通,进一步增强提案办理协商的实效。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协商原则,加强党委、政府、政协联合交办提案工作机制,改进承办单位、提案者、政协组织三方办理协商机制。创新协商办理的方式方法,探索创新常委会督办重点提案的配套机制。

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提案履职为民的影响力。积极运用报纸、网络、电视、电台、杂志等媒体,宣传党政部门重视、支持提案工作的作为,宣传政协组织和委员履职尽责的成效,宣传提案办理协商的实际效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抓住民生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扩大参与面,使委员和群众更多地了解提案办理程序和成效。严格落实评比表彰制度,加大对优秀提案和办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力度,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努力推动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