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意找经纪人去
“谈生意?找我们的经纪人去。”这句霸气十足的话,如今在铜山区房村镇房村很多农民的口里说得格外顺口。大家所说的“经纪人”就是活跃在村子的农村经纪人张守君。
12月9日,冬日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大早,房村的张守君就忙上了。“天气好,正是施肥的好时候。”张守君一会儿还得到冷库去看看,“我们冷库里屯的梨,现能卖个好价钱了。”
在房村镇,张守君可是个知名人物。他本身是黄冠梨种植大户,经过几次坐等“销路”、丰产不丰收的尴尬经历后,他走出家门,不光自己的黄冠梨有了“好婆家”,周围群众也跟着沾了光。
在工商部门支持下,张守君牵头成立了黄冠梨生产合作社,发展了一批“经纪人”。他们积极推广田间套种技术,引导群众在果树间种植韭菜、大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形成长效经济作物(黄冠梨树)与短效经济作物(韭菜等),搭配立体种植、栽树前期就增收、后期效益更可观的局面。他还利用DV摄像机自行拍摄了科教片《黄冠梨剪枝技巧》,制成VCD碟片,分发到农户手中,并邀请技术人员入园实地授课,既有专业理论,又有田头实践,使高新技术通俗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张守君都是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寻找买主,使黄冠梨供不应求,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工商部门为其注册了“宫品”牌商标,扩大了黄冠梨的知名度,产品远销香港等地。
经纪人促“订单农业”发展
在铜山区,像张守君这样的经纪人可不少。来自铜山工商分局的统计信息显示,目前,铜山区的农村经纪人涵盖了蔬菜、粮食、肉禽蛋奶、果品、食用菌等主要农产品,并拓展到农业生产资料、劳务、科技、信息等领域。
棠张镇是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这里,有刘传会等一些种植大户,在生产销售自己农产品的同时,带动周围农户种植并帮助销售,涌现出100多名蔬菜经纪人。他们还联合起来成立了“蔬菜营销协会”。经过打拼,注册了“棠溪”蔬菜品牌,年销售蔬菜上亿公斤。目前,该镇蔬菜种植面积3万多亩,在经纪人的帮助下使零散的种植变成了规模经济。
“俺们的芹菜找到‘婆家’啦,这都是经纪人为俺办的好事!”黄集镇的菜农们今秋十分高兴。该镇是蔬菜种植大镇,全镇仅芹菜面积就扩大到5000多亩,为解决卖菜难,方永等20多名经纪人手拿着菜样,奔上海、上辽宁、跑兰州等各地大型农贸市场考察行情,搜集信息,联系买主。从全国各地联系来30多位大客商,到该镇“安营扎寨”,设立20个收菜点竞价收购鲜芹菜。据统计,目前全镇的芹菜已销售1200多万公斤,广大菜农再也不用为芹菜卖不掉发愁。
今年,铜山工商分局把培育经纪人作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重点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订单农业”发展。他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在各乡镇建立了农村经纪人工作室,在经纪人活跃的村组建立经纪人服务指导站,形成了以基层分会为骨干,经纪人大户为基础,帮扶联系点和指导站为龙头,组织健全、覆盖全区的农村经纪人服务网络。各镇都形成了一支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经纪人队伍,成为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截至目前,铜山区已有7000多名农村经纪人,各类农村经纪组织1490个,农村经纪人为农产品流通架起了产销桥梁,在“经纪红娘”的撮合下,全区农产品经纪成交额达15亿元,占全区农产品销售额的60%。
农村经纪人张守君建起冷库,过了旺季,皇冠梨仍然能卖个好价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