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企业,一位位激情洋溢的设计人员,一幅幅正在构思的创意文案……走进民主北路的“创意68产业园”,由外而内散发的魅力,由此及彼地震撼人心。
鼓楼工商分局传来消息,“创意68产业园”被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确定为“江苏省广告产业园”。这不仅填补了我市无省级广告产业园的空白,也标志着徐州工商局与鼓楼区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今年以来,徐州工商局鼓楼分局积极融入辖区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为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采取献计献策、行政指导和放宽准入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受到鼓楼区委、区政府和广大投资客商的一致好评。
紧密合作
助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当前,广告产业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楼工商分局大力实施广告战略,积极推动辖区广告企业提档升级。他们针对辖区实际,对市场主体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实地走访。经过深入细致的筹划,建议在鼓楼区建立徐州市广告产业园,并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及时向地方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得到了区领导的认可,决定在创意68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建立徐州市广告产业园。
为此,鼓楼工商分局与鼓楼区政府建立了“紧密合作、携手共建”的工作机制,双方有关领导和人员组成工作组,奔赴南京、无锡、连云港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和反复论证。江苏省工商局专门派员对创意68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了考察,对创意68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及在“一园四区”基础上设立广告产业基地的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将创意68文化产业园确定为“江苏省广告产业园”,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园的启动和升级。
“红河山文化传媒”、“圣博安康”、“世联地产顾问”等年产值一千万以上的广告公司相继入驻产业园。
不仅如此,该分局还大力开展“红盾助企”活动,班子成员、有关职能科室和工商所不定期到辖区的大型市场和产业园区进行定点帮扶、定向指导和定位策划。把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扩展到辖区园区和市场,先后现场办公8次,制订相关服务措施16条,解决重点问题9个。一些新型园区不断涌现,其中,“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引入了“阿里巴巴”、“蒙牛”等知名企业,“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被定为省级12315示范站。
紧贴热点
助推楼宇经济健康发展
楼宇经济作为城市特色经济形态,是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经济做优做强的重要渠道,也是地方政府关注的热点。鼓楼工商分局为致力引进大公司、大集团总部、研发中心和新型业态落户,提升辖区的城市品位和档次,加速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的集聚,形成各大专业性极强的金融、研发、商贸等功能区域,认真履行职能,加快培育和规范楼宇经济。
他们针对辖区状况,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对楼宇监管的方式方法进行细致探讨。该分局以提升整体监管服务效能,构建完善有效的监管网络为重点,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年检记录和日常巡查资料等加强对重点楼宇经济的监控,及时掌握主体进驻、流转动态,在法规宣传、违法预警、登记辅导等方面开展优质服务。该分局出动50人次,检查了19幢商务楼宇的1230户经营单位,发现无照12户,擅设分支机构15户,地址不符58户。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5份,动员引导转型升级42户。并将相关情况向区政府进行了专题报告,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形成了政府支持、部门联动、业户互动的良好局面。
紧扣主题
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增长
近年来,鼓楼区相当一部分个体工商户已经实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个体大户没有根据其实际情况注册登记为私营企业,制约了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针对这一情况,该分局紧扣发展主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发展“小微企业”及“个转企”工作要重点依托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开拓市场、迁移工厂、多方融资、保证资金链和产业链顺畅、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抱团互助等建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为支持、鼓励和引导鼓楼区个体工商户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型升级,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鼓楼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该分局建立了“鼓楼区‘个转企’绿色通道”,开展了以变更登记方式办理“个转企”转变类型升级为有限公司的试点工作,并主动与辖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使其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为市场主体“个转企”提供优惠政策,得到了辖区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年内办理“个转企”138户。
该局还充分发挥动产抵押登记职能,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改善和缓解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多渠道、多途径帮助企业与银行之间加强沟通,增进银企之间相互信任,扩大双方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盘活资产,促进发展,达到互利共赢。共为各类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59件,共为企业融资30亿9788万元,盘活企业资产59亿1312万元,有力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快速增长,赢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