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虽值寒冬时节,但走进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处依然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建设热潮,在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在金龙湖周边、在卡特彼勒配套工业园、在金山桥老旧小区,一个又一个重大产业、重大基础城建、重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交织着冷风热汗快速推进;徐重全地面起重机、中能5.4万吨硅烷法技改、南北“两翼”开发等一批特大项目高标准大力度实施。“三重一大”涌流着属于这里的力量与激情,高扬着开发区危中奋进的主旋律。
今年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建设国家级一流园区”的重要一年,也是开发区发展史上最为困难、最受考验的一年。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主导产业遭遇低谷、客商投资欲望不强、土地资金制约加重等,给开发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局,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牢牢抓住“三重一大”牛鼻子,不等不靠,奋发作为,全年安排“三重一大”项目146项,总投资近800亿元,投资总量居历年之最。其中,重大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及城建项目110项,总投资705亿元,年度投资157亿元,45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421亿元,年度投资73.4亿元。
为抓紧抓实“三重一大”项目建设,全区上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和劲头,切实完善领导包挂服务制度,深入开展“三解三促”和“服务企业零距离”活动,采取“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个联络人、一套班子”的“五个一”方式,坚持“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督查倒逼落实”的推进机制,把每一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都量化为指标,细化任务书、时间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中有效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实干苦干,稳扎稳打,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有序。
1至10月份,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近2000亿元、增长19.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400亿元、增长14.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及增资项目增长62.5%,全年可达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增长20.1%;在建项目建筑面积500余万平方米,占市区半壁江山,其中工业项目面积占三分之二以上。
■编者按
近两年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和新担当,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瞄准国家级一流开发区最新标杆,全面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全区上下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先导区、产业升级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区、生态宜居新城区,着力打造升级版美好园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开发区科学发展评价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跃居全国200家国家级经开区第20位,较2010年上升8位,在江苏省137家开发区中综合排名跃居第9位,较上年前进1位,现已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具规模实力、最具投资魅力、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级开发园区。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从项目建设、转型升级、生态环保等主要方面,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建设国家级一流园区”的生动实践进行连续解读,展示新进展,共谋新发展。
重大产业项目开工竣工络绎不绝
今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三重一大”产业项目58项,总投资415.8亿元,其中25项列入市“三重一大”计划,目前总体进展良好。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工程装备、光伏光电、现代服务、医药医械等优势产业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产业规划,投资体量大、市场前景好,必将为开发区新一轮发展集聚坚实后劲。
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备、中天仕名水泥装备、3万台挖掘机械、布兰肯矿山设备三期、统一食品、阪神机器、广度医药、华东煤炭大市场、欧蓓莎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中能35万千瓦自备电厂、5.4万吨硅烷法技改、徐工建机塔式起重机、20万台升华电梯、中润光电、博润电子、万邦医药重组人胰岛素、鑫晶钻蓝宝石衬底等一批项目按计划推进,同时握有比较成熟的在谈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2个、超10亿元内资项目8个。
投资9800万美元的台湾统一食品,今年6月份建成投产后日产各类饮品10万箱,半年新增产值2.4亿元。投资7000万美元的布兰肯矿山设备三期4月份竣工投产,形成年产4万吨优质钢铸件生产规模,占全球同类产品市场60%。投资4000万美元的博润电子项目9月份正式开工,建成后年封装LED芯片可达1亿片,解决1200人就业。
新一轮基础建设全面推进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安排重大基础城建项目52项,总投资288.9亿元,其中20项列入市“三重一大”计划。1至10月份已完成年度投资的90%,各项工程施工如火如荼。
金龙湖周边软件产业园、月星商业中心、吉田总部、高铁时代广场、松芝总部等16个功能项目同步推进,高铁生态商务区一期更加丰满;彭祖大道东延、昆仑大道东延、高新路南延、杨山路东延等17条、40余公里骨干道路相继展开;跨故黄汉大桥、跨京福高速大桥、跨徐洪河大桥等11条大型桥梁工程齐头并进。开发建设的恢宏场景此起彼伏、令人振奋。
以34平方公里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和5平方公里工程机械产业园为主轴的南北“两翼”开发,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基础城建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建设,作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战略纵深、高端服务业集聚中心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阵地,将进一步拉开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主体框架,对徐州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拓展东部新城具有深远意义。
今年以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南北“两翼”开发,把它作为首要工程规划实施,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参建各方同心齐力。目前,包括一湖一河四路八桥在内的主要道路、桥梁、水系等工程已近尾期,部分产业项目陆续进驻。12月3日,彭祖大道东延率先全线贯通,预计12月26日前,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在建路桥将全部贯通。届时,一个崭新的产业载体、一个完备的发展空间、一个优美的城市地基将浮出水面,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宜乐的东部城市中心。
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
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这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开发区先后安排为民办实事工程36项,总投资88.5亿元,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安居以及生活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
目前,全区新建扩建中小学校面积6.5万平方米,开发区实验学校南校区、开发区高级中学、大黄山实验小学新校区等一批新校相继投入使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就业5250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2%;竣工投用西贺二期、上山等拆迁安置房60余万平方米,近万户居民喜得新房,同时在建拆迁安置房100万平方米。
12个老旧小区电网改造是开发区今年为民办实事的又一重大工程。在开发较早的金山桥片区内,至今仍有石桥、碧螺、碧西、金苑、桃园等12个老旧小区长期以来用电配置低、不稳定、隐患多,电网“硬伤”明显,影响群众生活质量,是居民期盼解决而又一直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5月份,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携手徐州供电公司,决定投入8000万元实施电网改造工程。改造完成后,8200户居民不掏一分钱用电负荷即可由现在的1000瓦增加到4000瓦,彻底告别“闹心电”,用上“舒心电”,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改造工程仍在紧张有序施工,确保春节前新电网合闸送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