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春用来燃烧激情成就梦想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来到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咦?!怎么不见一个人影。正奇怪间,从一个庞大的设备里探出半个身子,瘦削的脸上,挂了几道从机器上沾来的黑油泥。

“我在这儿,正检测产品呢!”说着,他一个纵身,从设备上跳了下来。看到他手中紧攥着设计图纸,我才敢将刘春生的名字和眼前这人对上号。

青春与梦想为伴,激情与辉煌同行。这一切用在刘春生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刚刚30出头的刘春生,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即返回故乡,创办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到2010年,其个人及团队共申请国家专利达62项。2013年,昊源公司销售值已经超过5000万元。短短数年,刘春生成就了一个小小的“神话”。

一身是胆创大业

“2008年,我和6个师兄、师弟一拍即合,毅然决定在贾汪创业,成立昊源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环保、节能、高效的秸秆燃料炉。”谈起创业经历,刘春生百感交集。

他告诉我,几乎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如产品难销、资金不足、办公场地租金成本高、技术转型等,他们都尝了一遍。但是,无论如何艰难,他都坚信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凭着这样执著的信念,刘春生没有轻言放弃,硬是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拼劲、韧劲和钻劲,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经过不懈努力,秸秆压块机面世,第一台、第二台……不断生产出来。2012年,被纳入国家农机推广目录,这是江苏省生产秸秆压块机的企业中唯一进入国家目录者。

2013年,昊源公司足足销售了800套秸秆压块机。“目前,我们主要生产秸秆压块机,同时在多处设置了秸秆压块加工厂,集收、储、运输、加工等于一体。”

刘春告诉我,以13比1的比例压缩成块后,存储空间变小,方便运输,耐烧也比原来提高30%,可替代燃料,电力公司可以用,平常百姓家也可以用。粗略估算,每年每个加工厂能压块2000吨秸秆、1000吨垃圾,带动数万农民增收。

纳贤创新聚能量

昊源公司在科研创新上的执著非常惊人,每年单只用于人才方面的支出就超过200万元,先后获得省苏北科技计划5项、省博士集聚计划2项、徐州双创人才2项、省级鉴定成果3项等诸多荣誉。公司主营项目之一秸秆固化致密成型设备,已被纳入财政补贴目录,可享受30%的省级财政补贴。

“今年4月,我们引来了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张东柯,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和我们公司的研发团队共同合作,联手研发了秸秆液化项目。这个项目的研发成功,使得后期可以用秸秆提炼生物柴油,把秸秆生物质能做成一个生物产业链,这在全国都比较领先。”刘春生对此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他告诉我,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两年内产值将达到上亿元。

刘春生介绍,昊源公司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江苏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均建立了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依托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大胆创新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以建设节能减排型社会为己任,昊源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经过多年艰苦创业,已成为集自主研发创新、技术推广、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依靠科技创新年平均增收比例有40%之多。产品逐渐完善,衍生出4大类别、25个产品系列,100余种型号的产品,在山西、广西、新疆、安徽等20多个省市,均设有办事处或代理商,产品甚至出口到了美国、俄罗斯、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昊源集团总部落户徐州工业园,预计明年可年产生物质锅炉5万台、秸秆成型设备1000套、干燥设备1000套、节能环保燃料1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年纳税4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50余人。

青春,应该用来燃烧,放飞梦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跨出校门即踏上创业之路的刘春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学有所用,志向高远,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创业之路上,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蔚蓝之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