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沂慈善事业快步前行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新沂市自2007年成立慈善会以来,公益慈善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善款规模持续壮大,慈善救助力度不断增强,慈善工作基础更加扎实。2012年8月,进入全国慈善百强城市,被授予六星级慈善城市称号。

为了营造全社会良好的慈善文化,新沂市不断创新慈善宣传工作。建立慈善超市、举办慈善征文、慈善格言书法比赛、慈善摄影,制作慈善台历、广告牌,开通慈善网站。让慈善文化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让慈善民间化、常态化。

形式多样的慈善宣传活动,唤起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新沂人的爱心就像温暖的炭炉,越捅越红火,越捅越温暖。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别举行的“爱满新沂”和“感恩新沂”慈善晚会上,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捐赠善款,两届晚会共募集善款3043.54万元。

在新沂,“慈善一日捐”已经成为品牌,将新沂广大爱心市民与单位汇集到奉献爱心、参与慈善的队伍当中。2013年,新沂全市有21000位市民、120家单位参与了慈善捐赠活动,共募集善款1573.053万元。

市民爱心涌动,新沂企业也擎起了“义利并举、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大旗。江苏柏盛家纺有限公司2012、2013两年捐款1050万元,被评为第二届“江苏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6年来,新沂市慈善会累计募得善款5900万元,位居徐州市各县级慈善组织之首。

营造全民慈善文化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原则,新沂市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格局正在不断完善。

全市慈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离不开镇村与社区慈善组织网络的完善。新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组织机构建设,把镇级慈善分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去年7月,市主要领导专门听取镇级慈善分会建设工作汇报,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副市长、市慈善会副会长孙红,将镇级慈善分会建设纳入个人2013年重点工作计划,作为完善民生保障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至今年3月底,全市13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慈善分会,形成了以市慈善会为龙头、镇(街道办)慈善分会为依托的慈善组织网络体系。7月4日,徐州市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推进会在新沂市召开,推广该市加强慈善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

抓好志愿者队伍建设是新沂慈善事业发展的又一特色,“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现有注册队员100多人,每年举行多场慈善捐助发放活动,他们结对帮扶贫困儿童、孤寡老人265人,参与、组织各类公益活动93次,开展法律、医疗、教育、技术等咨询服务活动2000余次,向农村中小学赠送图书800余册。“心连心”服务队先后被徐州市和新沂市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集体”、“志愿服务春蕾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

从“输血型”救助到“造血型”帮扶“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困难群众身上,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新沂慈善会负责人介绍说。

几年来,新沂市共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3839人次,慰问困难户6014户,救助总支出3200余万元。开展的救助项目主要有:投入资金199万元,为5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手术的“心蕊工程”;支出救助款87万元,救助270名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工程”;支出100.5万元,救助聋哑儿童202人(次)的“聆聪语训”工程;支出167.4万元,救助脑瘫儿童279人(次)的“健脑助行”工程;支出140.19万元救助孤儿1025人(次)的“爱心助孤”活动。此外,还有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工程、春节送温暖工程、特才培育工程、益智康复工程、视力矫正工程、夕阳扶老工程、特困应急救助、助残工程、尿毒症和白血病救助工程等救助项目。

近年来,他们积极尝试走多元化“造血型”生产扶贫之路,成为新沂慈善工作新的亮点。“有些救助项目,我们选定有条件、有希望通过生产经营性扶贫改善生活、进而脱贫的家庭来重点扶持。”新沂慈善会负责人说,扶贫项目以易管理、低风险、有销路、收益稳为准则,对于成效明显的,继续加大力度予以重点扶助,使其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助残创业”就是较为典型的救助项目。住在新沂窑湾镇的朱大爷一家两年间,家庭收入从原来的不到1万元增长到近3万元;新店镇的张大爷一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还清欠债11万元。像这样的典型在新沂还有很多,这都得益于新沂“造血型”的慈善扶贫项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