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年实现三大突破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季芳

在接下来一个月里,云龙区将向全市人民奉献三份重量级的“文化礼物”。

11月28日,淮海文博园“东方金钰”馆和“楚风汉玉”馆将正式对外开外,这是中国翡翠龙头企业——东方金钰集团和中国软玉龙头企业——深圳宝玉时集团在淮海经济区的重要产业基地,也意味着云龙区将成为立足淮海辐射全国集“硬玉”和“软玉”为一体的“玉文化”中心。

12月6日,徐州首家IMAX影院和一批高端文化娱乐场馆将正式步入百姓生活,目前云龙区院线数量居全市之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徐州影城”。

12月19日,老街坊·徐州老字号街区一期将迎来第一批客人,这个定位于普通大众的历史文化街区将成为人们体验徐州记忆的又一座城市客厅。

回顾2013,云龙区文化产业收获颇丰,连续取得重大进展,在不断突破中实现新跨越。

突破一:专业园区建设日臻完善

11月25日,初冬的淮海文博园,依然草木繁茂,游人如织。淮海文博园开园近两个月,观园人数超过25万人次,园区经营初具规模,经营业态基本完善,商品种类不断丰富,其产业集聚效应和行业引领作用逐步凸显。

喷香四溢的鼋汁狗肉,古典优雅的蓝印花布,时光洗礼的百年酱园……12月19日,徐州老街坊·老字号风情街区“作坊街”将率先开街。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遗存,正用现代文明的商业方式,温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内,研发孵化大楼和文化创意大楼正在建设中。未来,这里将至少集聚400多家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支撑云龙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智力中枢。

以打造文化强区为目标,今年,云龙共实施重点文化项目11个,总投资143亿元,年度投资29.1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户部山文化市场、老街坊风情街区、回龙窝历史街区、江苏师大科技园、汉文化景区四期、云龙书院、张山人故居、云龙山佛教文化区、淮海文博园……云龙区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星罗棋布,产业布局日臻完善。

突破二:龙头企业竞相入住

11月28日,淮海文博园“楚风汉玉馆”和“东方金钰馆”将联袂亮相。

东方金钰是目前国内翡翠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国内翡翠行业处于领跑地位;深圳宝玉时是目前国内软玉行业的龙头性企业,他们的进驻,将进一步拉伸和延展我市玉石珠宝交易的产业链,使徐州玉文化全面参与该产业上中下游竞争。

云龙区正在成为徐州的“影城”,引入幸福蓝海、上海联和、中影星美,以及世茂、万达等一批高端院线,已建和在建3D、4D、IMAX影院达到8家,数量、规模和档次均为全市之首。

在江苏师大科技园,已形成了汉文化、激光、氢电、物联网和生物制药产业五大研发中心,它们直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

以龙头项目为引领,云龙区精心编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加快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深圳文博会、苏州创博会及各类投资洽谈会等平台,组织开展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争再引入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突破三:产业集聚发展强劲

2013年5月,获评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3年6月,获评江苏省首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淮海文博园已把两项含金量十足的“省”字头桂冠收入囊中。对一个园区的发展,产业体系和区位优势仅仅是翅膀,它更需要一个强劲而永续的发动机:产业集聚。

以产业集聚拉动跨越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今年,云龙区加快建设徐州老字号街区,加快繁荣户部山文化市场,加快推进回龙窝历史街区建设,积极启动快哉亭特色街区建设,着重加强江苏师大科技园科技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增科技文化企业10家;高标准建设万达风情园,打造集文化、娱乐、购物、餐饮、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休闲中心,成为东部城区地标性建筑群和城市新文化中心。

目前,全区已建成市级服务业集聚区7家、在建18家,江苏师大科技园等4家园区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计划,淮海文博园升级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加速汇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