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美与共,邳州变得更美

2022年0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题记:

“邳”字之“缘”

“邳”字起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传说夏朝大禹封造车鼻祖奚仲于邳国,此为“邳”字作为地名的最早来源。

“邳”字,由“丕”和“阝”组成。在甲骨文中,“邳”字写作“丕”字,就是“不”字加一横,是象形文字,指鸟飞翔在天空中留下的美好影子。古时,“丕”还用来表示花萼,就是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丕’字像花的子房,子房成熟必然膨大,用来表示大。因此,“丕”又表示广大和伟大。“阝”则是由都邑的“邑”演化而来。“邳”字包含“丕”+“邑”,其意为美好而广大的都城。

邳州市也是全国唯一以“邳”为名的城市。

◎文/徐报融媒记者 张德鹤 颜子舒 图/邳州市委宣传部

“邳”,寓意疆土广大而美好。奚仲建国命名为邳国,是其对这片沃土的美好愿景。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几千年风云变幻,站在新时代新起点,邳州正在奋力开启高能级现代中等城市、高颜值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征程。邳州市委书记吴卫东表示,要把“美丽邳州”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努力绘就“大美邳州”锦绣画卷,让邳州更宜居、百姓更幸福。

蓝图之美

未来发展全新天地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邳州以“226”功能布局来推动高能级现代中等城市建设,走“组团式”片区化开发新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

今年2月,邳州人的“高铁梦”如愿实现。借助高铁建设契机,邳州市围绕“两带两轴六片区”城市布局,坚持“以站兴商、以商带城”开发战略,新建15条涉铁立交,打造集教育、商住、超高层办公、酒店及文化建筑于一体的高铁商务集聚区,整合各种发展要素,将高铁片区打造成新的城市会客厅。

好的规划是城乡发展的先导和灵魂。邳州融合清华大学、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院等专业团队的建议,构建“两带两轴六片区”

城市发展布局,“两带”即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打造邳州滨河外滩;六保河生态风光带,打造城市生态长廊。同步规划“两轴”,建设路老城功能提升轴、南京路新城活力发展轴。“六片区”是城市发展的新天地、未来发展的动力源,即东湖(后沙)创新生态区、高铁商务集聚区、陇海(河湾)产城融合区、滨河历史文化街区、新港门户功能区、北环现代商贸区。“两带两轴六片区”既包含了老城的改造和提升,也包含了新城区的开发和建设,既引导邳州走进“高铁时代”,也即将跨入“运河时代”“陆港时代”。

邳州老港始建于1960年,位于邳州中心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邳州老港对城市交通和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港口自身和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制约。为此,邳州统筹推进新港建设和老港搬迁,老港区实施城市综合体开发,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彻底改善老城区西部的人居环境,将这里打造成为国家运河公园,打造成邳州的滨河大外滩。

颜值之美

苏北水乡运河明珠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公园承载着梦想。“践行绿色理念,彰显生态之美,打造高颜值全域公园城市”已成为邳州人共同的目标。

“出则繁华,入则宁静”,这是散落在邳州大大小小80余个公园和遍布全城的绿化景观给人的直观感受。徜徉在这座美丽之城,既有标志性的沙沟湖、桃花岛等大公园,更有散落全城的社区游园、街头绿地;既有精心规划设计的人造园林、生态节约的生态景观,绿化带、公共绿地等更是不胜枚举……它们共同构成了绿带环绕、林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体系。

生态之美如何持续彰显?山水文章如何写就?邳州加快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的布局优化、扩容提质和内涵升级,因地制宜建设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地域和文化特色鲜明、城乡协调、全民共享的公园化城市。

依托王杰烈士纪念馆、小萝卜头纪念馆、碾庄圩战斗纪念馆,发展红色文化游;依托艾山、禹王山、岠山、蘑菇岭,发展绿色山地游;依托大运河文化风光带、六保河生态景观带、银杏湖景区,发展蓝色水韵游;依托十里银杏时光隧道、百里水杉画卷、千亩古栗园、万亩红枫林、万顷银杏林海,发展金色林海游,让山有故事、水有灵性、林有风景、田有特色、湖有气势,打造“苏北水乡、运河明珠”。

生态兴则经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邳州围绕生态邳州建设,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体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邳州高质量发展增添源源不竭“绿色动力”。

融合之美

城乡一体共生共荣

唯有实干树榜样,敢把旧景换新颜。2020年,邳州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城乡一体、深度融合,推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坚持融合为基,适应新阶段,彰显美丽邳州高颜值。”邳州市市长曹智表示。改厕、添绿、疏通水沟……近年来,邳州各镇(街道)从细节小事着手,下足绣花功夫,不仅刷新了村庄颜值,还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在戴圩街道戴圩村,村民姚成本家门前的旱厕,如今被一个小花园所取代。环境的变化让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村里将旱厕拆除后,全部进行改厕,水冲式厕所干净又卫生,环境比以前好多了。”

修好“四好”农村路,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不断完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其成为群众认可的民心工程。

2021年,邳州将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80公里、桥梁10座,实施农房改善项目19个、改善农户8000户,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徐州美丽宜居村庄45个……

邳州发挥60万亩大蒜、50万亩银杏等优势,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加快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又快又稳地驶向下一个康庄大道。

脱胎换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邳州美得更有形态、美得更有韵味、美得更有质感,一座高颜值全域公园城市锦绣画卷已经在天地间铺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