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咖啡馆徐州城的时尚音符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文/本报记者 刘苏 图/本报记者 仲冬竹

如果把徐州比作一个人,那么她就是一位气质温润高雅的美女,有着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下来的成熟优雅,也有着时尚的外貌和年轻的心跳。本栏目前四期,我们通过古石刻、古名街、古名亭等了解到了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下面,该看看她时尚、年轻的一面了……从哪里开始呢?“亲爱的,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一位维也纳艺术家写给女朋友的便条。现在,它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随着西风东渐,咖啡馆已经遍布了我国的所有城市。绅士名流、白领阶层、时尚青年、现代小资们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时常出入咖啡馆,去品味新的生活时尚,并由此带来胃口和精神的双重满足和享受。据不完全统计,徐州各具特色的咖啡馆共有40多家。那么,我们就从咖啡馆开始……

沙左咖啡

只有咖啡的咖啡馆

拐进创意68的巷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家咖啡厅,小小的招牌手写的店名——沙左咖啡。老顾客都知道,沙左二字是老板夫妻二人的姓,男的姓沙,女的姓左。

走进咖啡厅,店里的姑娘只是对你浅浅一笑,便低头继续手上的活儿,没有过多的声音,只有淡淡的咖啡气息。

舞台般宽大明朗的操作台,咖啡豆牛奶各种原料所有设备都在眼前。老沙正在里面给客人制作咖啡,你可以走进去站在他身边,看着他研磨、拉花。新做好的咖啡,奶泡和咖啡紧紧相拥,勾勒出温柔的线条,捧在手里温度刚好,心里好像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花,不由自主地被带进一种说不清楚的气氛中。

这里没有酒,没有餐饭,只有咖啡,像是一个素颜的姑娘,有着明亮澄澈的双眸,温柔的轮廓,清秀的眉目。不刻意,却会因为她的纯粹而美好。一如“沙左”的装修风格,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小物件,白色的墙面上凿出几个大小不一的洞,裸露出砖的原始状态。没有能让人慵懒地蜷在其中的沙发,只有加了一层垫子的硬板凳。可是,它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你想和着灯光一直坐在这里。老沙说,这里不需要装饰,来店里的每位客人都是在装饰着这个店。

“我要不卑不亢地做咖啡。”因为这个理念,在同时起步的咖啡店中,“沙左”是唯一坚持了四年,并开始赢利的咖啡店。不参加团购,不刻意做宣传,不开在闹市,这些原则带着那么一点儿骄傲,一点儿不合群,却又恰如其分的美妙。

推门进来的客人都会和老沙打声招呼。固定的客人,不言自明的默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群人聚在这里享受他们的惬意。啜饮咖啡,时间好像突然放慢了脚步,不再着急的推着你向前走,而是温柔地挽着你的手静静坐下。老沙说,开咖啡馆的,想开咖啡馆的,来咖啡馆里喝咖啡的,想来咖啡馆里打工的,都是有情怀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

玫瑰梦

开在巷子里的咖啡梦

玫瑰梦咖啡馆藏在夹河街一条巷子里,向南走上几米就是嘈杂喧闹的立达路菜市场,向北走上几米就是熙熙攘攘的夹河街。两边的嘈杂影响不到这里的宁静,外界的纷扰似乎在巷子的两端停驻了。

咖啡馆是一对小夫妻莫森、郝珊以及弟弟唐文共同经营的小店。莫森说,开在马路上的小店租金太高,咖啡自然会卖得贵,咖啡馆但凡功利起来就不那么纯粹了。相反,藏在巷子里的咖啡馆经营起来毫无压力,反而可以专心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只想让这里成为装梦的盒子,无所谓成功,也无所谓盈利,随性地经营就好。

玄关上的玻璃花瓶内插了很大一束新鲜的红玫瑰,郝珊每隔5天就会换上一束新鲜的;屋内的座椅样式无一雷同,有的是精致的铆钉皮凳,有的是低调奢华的老虎椅,有的则是田园风格的单人沙发,茶几也各不相同,有两张甚至是原先店主留下的老物件。家具大部分是夫妻俩从上海淘回来的旧物,每一件都各有风情、各有故事,组合在一起,有种丰富而不杂乱的美感。菜单更是有意思,牛皮封面,牛皮纸内页,每一款咖啡都是郝珊用钢笔亲自手写而成,很有新意。操作台对面的展示架上摆放着十余件现代陶瓷设计作品,造型奇特,名字古怪,在射灯下闪现温润的光泽。

唐文是专业的咖啡师,根据不同女孩的特点,会选择不同的图案拉花,可爱的女生也许会得到一只小熊,和情侣一起而来的女生可能会得到一颗红心,所以每次来喝可能都会收获不同的惊喜。相比直接用深度烘焙的咖啡豆、直接用意式咖啡机机械化制作一杯浓缩咖啡,唐文更喜欢用虹吸式咖啡壶亲自动手烹煮。玻璃球中的热水沸腾后,一杯咖啡仅用55秒就能完成,咖啡的味道取决于手法的快慢和酒精灯的火候,唐文习惯翘着兰花指工作,看他调制咖啡就像在欣赏一场表演一般。

on the way 梦在路上盛开

“on the way”开在漏满阳光傍着水波的王陵路上,藏在一家户外用品店的二楼,没有招摇的招牌,不悠着点找很容易就漏过去了。

布满了小饰品的圣诞树、红绿相间的彩带,老板和员工头上的圣诞帽……店里已经做好了迎接圣诞节的准备。店面不大,除去操作间,整间店就摆了5张桌子,但这里有种“咖啡店就该是这样”的模样,欧式的装修风格,考究的灯光,精美的图书,还有斑斓的光线从窗户穿入,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逸和温馨。

几乎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有一个开个咖啡馆的梦,“85后”的乔靖不仅有梦,而且把梦完美地实现了。“on the way”是乔靖花了三年时间筹备开起来的,因为热爱旅游,她给咖啡馆起了这个名字。

2009年开始,24岁的乔靖带着自己积攒的数万元钱,用了1年多时间周游欧洲大陆,先后去过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荷兰等十几个国家……一路下来,每到一个城市,乔靖一定要去当地的咖啡馆坐坐,因为她觉得只有在那里,才能感受到当地最浓郁的风土人情。

“德国的咖啡馆里,感受到最多的就是德国人的严肃认真。咖啡馆里磨制、冲泡咖啡有着近乎精密的流程,还要用上量杯来保证每杯咖啡的品质。有着百年历史的法国巴黎‘花神’咖啡馆,浪漫清新,走近这家开在街角的咖啡馆,你就能闻到淡淡花香,爬满两层小楼的美丽蔷薇花是这家咖啡店最好的装饰,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不是咖啡本身的品质和味道,而注重饮用咖啡的环境和情调。意大利的咖啡馆都充满了文艺复兴的艺术氛围,精致的金边咖啡杯、穿着欧式传统服装的侍者,让你觉得赏心悦目。在那里喝咖啡会有种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一位优雅的欧洲公主。”乔靖娓娓道来她的欧洲咖啡馆之旅,从她的眼神里可以看出她对咖啡的情有独钟。

感受了欧洲各处的美味咖啡之后,乔靖到意大利的一家咖啡学院学了近半年的咖啡培训课程。学院位于意大利的海港城市翠斯提(Trieste)。“在学院里,有来自世界各地咖啡爱好者,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对咖啡仅仅是单纯的喜欢,而老师们讲述的知识,让我们深入了解咖啡的前世今生。”乔靖说,那时她坚定了要开一家咖啡馆的信念。

乔靖对欧洲的记忆不仅通过咖啡,还通过那些摆在店里的小饰品带了回来。从意大利带来的小罐子,从荷兰农厂带来的小黄瓜,从德国带来的布谷鸟,从新西兰带来的咖啡杯……每一件小东西都有一段故事。店里的书是乔靖的私藏,大多是关于旅游的。如果你喜欢,可以免费借走,只要附上押金,书还回来了,押金会分文不少地退给你。

除了咖啡,红酒是“on the way”的另一个招牌,店里甚至有乔靖私人的红酒窖。

冬日的午后,一杯红酒加咖啡,阳光洒在脸上,透过窗就能看到街边的法桐树,有种近乎奢侈的享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