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巍巍
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建筑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座座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见证了城市的历史与时代精神。然而,随着建筑发展水平的迅速升级,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建筑高度与奇异造型,而更加关注服务功能、文化影响等建筑内涵。地标性建筑作为展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其标杆意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近年来,在徐州地标性建筑层出不穷,从艺术馆、音乐厅到高铁站,无一不代表着徐州城市发展的前沿。这个前沿不仅是建筑与经济的前沿,更是科技与文化的前沿,最尖端的技术在这些现代化的建筑中得以展现,徐州人的生活也围绕着这些地标性建筑而展开。
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新的地标性建筑的出现已经成为内在的需求,城市中心区越来越繁荣,现有的建筑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新城区、高铁生态商务区、铜山新区等新兴板块也需要新的配套成为工作与生活的中心,而地标性建筑的出现,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会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城市、建筑和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逐渐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城市地标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城市的身上和人们心中。
地标的作用,具有重振板块影响力并带动各组团新一轮发展、改变城市单一中心化的格局等多重意义。“十大宜居地标,十大建筑地标”推选展示活动细数对区域发展产生直接作用的楼盘,并推荐给读者。
“新地标”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可能会成为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开启一个建筑新时代。如今,地标不再是单一的商业性建筑,已经逐渐转向文化性、商业性相融合的建筑。此时挖掘对城市人居水平和建筑水平起榜样作用的地标性建筑,凸显徐州新地标的视觉价值与象征价值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在市场中的标杆地位,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2年“徐州新地标”推选分为“宜居地标”和“建筑地标”两部分,并各有推选标准。
其中,“十大宜居地标”的推选标准主要集中在居住地段、户型的合理及可延伸性、配套设施、交通、环境、物业管理等方面。市民推选的人居地标在居住地段上需要考虑城市或者区域板块中心毗邻商务文化中心、与稀缺生态风景区相依的地段价值为重要的楼盘人居指数;户型的合理性和居住的舒适性;多样的社区配套,能够保证居住者便捷地享受生活;交通便捷;环境状况;物业管理等。
“十大建筑地标”则应在建筑设计、历史意义、文化内涵、产业带动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社会价值或历史价值,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地标性。在区位上对整个片区有辐射的作用。外观具有特色和美感,在徐州乃至全省、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新地标”推选有标准
上周,本报发起的“徐州新地标”推选展示活动正式启动,短短一周时间,已经有数千市民和网友通过电子邮件、发帖等方式参与活动。中国徐州网、搜房网、腾讯网、新浪乐居、0516房产网均设置了网络投票页面。在腾讯网的投票页面中,徐州近百个在建在售项目正在接受网友投票,各项目所得票数在几十票到数百票之间。
网友“花粥”表示,最近两年徐州出现了很多城市综合体和大体量的居住区,能够预见的是,未来公交车规划线路时将会以这些项目命名。伴随着旧的建筑和街道成为历史,新的地标给人以新的希望。
目前“徐州新地标”推选正火热进行中,市民可拨打徐州日报热线85791780,或将推荐内容和理由发送至本报官方微博。组委会邮箱:xzfczk@163.com。
“新地标”网络投票火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