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上市。而在4月,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落户湖北襄阳后,让其赚足了眼球。今年各大进口豪华品牌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进攻,除了一直占据豪车市场70%份额的奔驰、宝马、奥迪继续发力外,“第二阵营”的日系三大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讴歌和英菲尼迪都有大动作。2012年对于豪华车来说,可以说是一场格局之争。
在百度上键入“豪车”,搜索排名里直接展示出的便有“降价”一条。在互联网上搜索降价信息———“捷豹XKR狂降40万”、“奔驰E直降15万”、“奔驰S300最低仅73万”、“辉腾最高优惠20万”、“宝马3系降幅超过7万”……而去年夏天,这样的优惠想都不敢想,许多热销豪华车型甚至出现加价、等待等一车难求的局面。
从去年的加价到今年的降价,豪车走势陡转令人瞠目。原因何在?今年初,随着中国车市继续朝平稳、理性方向发展,经历了产能持续提升、销售网络持续扩张的豪车市场终于开始“抗议”,降价,是市场自发调节给豪车厂家和经销商提出的警示,同时,也是给消费者带来的福音。或许,买豪车的黄金时代就是现在,不容错过。
◎本报记者 赵鹏来
销售不乐观,豪车经销商寻出路
豪华车三巨头奔驰、宝马、奥迪还在争霸。奥迪新A6L的上市,博弈豪华车定价权,在竞争近乎白热化的C级车市场上,奥迪又掷下一枚重磅炸弹。宝马中国也作出了推出全新3系长轴距车型的决定,当然不是宝马的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在中国市场近10年的生产经验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奔驰今年依然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即经销商网络发展要向二三线城市及西部市场挺进。对于奔驰来说,增速会比豪华车市场的平均增速略快。当然,不容忽视的还有已归属吉利旗下的沃尔沃、与奇瑞合资的捷豹陆虎……
尽管各大豪华车厂家均看好中国市场,豪华车销量也见涨,但从目前市场来看,情况并不乐观。豪华车经销商在近期大倒苦水,纷纷表示今年压力山大,库存压顶让人喘不过气。经济的不景气,让曾经是一车难求的豪华车也低下了高贵的头,最近徐州很多豪华车也搞起了闭馆限时特卖、全系试乘试驾活动。今年年初,部分豪车十万、几十万降价,使得多个品牌都加入到价格战当中。放眼车市,降幅最大的不是低端车型,而是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车,入门级的豪华车甚至降至B级车的水平。
另一方面,豪华品牌建店成风。目前,各大豪华汽车品牌在徐州大约有1家4S店、奥迪已有两家、宝马2店也在筹办当中……4S店开得越多,总体销量是上去了,但经销商利润被摊薄,集团式的运营,让徐州豪车经销商还算舒坦,据了解,像南方一些城市豪车4S店由私人公司运营,风险更大。
加价排队提车对于豪华车来说已经是个传说,反之是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饥饿营销,豪华车市显现出的是“血雨腥风”中厮杀和搏斗的惨烈。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豪华车集体发力进攻中国市场,市场到底是否认同,谁是最后的赢家,一切都还充满变数。但无可否认的是,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价格跌至冰点,购豪车进行时
2011年,整体车市增幅放缓,各细分市场车型均面临巨大销售压力,但豪车市场却风光无限,销量节节攀升,多数畅销车型甚至加价销售。那时,豪车厂家看到的是机遇,经销商看到的是利润,因此,厂家通过扩产能抢占来更多的市场,经销商网络也疯狂扩张,同城同品牌之间的竞争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除了消化库存,经销商冲销量还源于厂商施加的份额压力。为督促经销商冲量,厂商制定了“年终返点”规则———经销商出货越多,年终拿到返点就越多。这无疑更加坚定了经销商降价的决心。
然而,仍有一些准车主在等待:会不会还有更厉害的一波降价潮?事实上,从4、5月份的市场走势来看,豪华车的优惠范围依然在扩大,但优惠幅度相比前几月已明显放缓,通过激烈的市场调整,经销商和厂商都更趋于理性。随着各大厂家分别出台或即将出台救市政策,这样的“欺头”恐怕说没有就没有了。经销商通过这一轮促销,已经释放了一定库存,也完成了不少的销量目标,随着库存和销售压力的减小,未来数月,经销商的优惠幅度可能逐渐减少。
据悉,上个月奥迪已为经销商提供了一笔补贴,而上海通用、宝马等厂家也有望于近期调整内部考核和返利政策,以降低经销商压力。同时,已有厂家介入眼下欠理性的车市,最新消息是,宝马厂家已给经销商颁布了限价令,约束了多款车型的最低售价……
种种迹象表明,豪车无底价的疯狂,正在走向回归。在它回归之前,要买豪车的,赶紧出手吧!
链接
整体车市
转为正增长
乘用车贡献大
5月份,国内车市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明显。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5月份汽车产销,实现了年内鲜有的同比两位数高增长。在此拉动下,1—5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实现800.03万辆和802.3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1.7%,1—5月汽车销量也因此由前4个月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
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继4月份,在首次实现年内同比销售两位数增长后,5月份,国内乘用车销售更是凭借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0.5%的成绩,首次实现年内同比、环比双增长。有业内人士由此大胆预测,中国汽车市场在未来几个月将变得更加强劲。
细分市场
自主品牌乘用车表现欠佳
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1.6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3%,占有率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呈下降态势。1—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265.24万辆,同比下降2.1%,而同期乘用车总体呈现的却是正增长。
从1—5月国外品牌乘用车同比增长情况看: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德系表现最为突出,增速接近20%,发展势头强劲;日系车同比增长也超过10%,其他各系均低于10%。从市场占有率看,除美系略有下降外,其余各系均提升,其中德系提高了2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对1.6L及以下排量车型扶持力度的增加,相信未来几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表现会有所扭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