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静 通讯员 方天雄
位于金马河畔的马庄村,只有6个村民小组、2300多人,上个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民兵营。1985年,他们依托民兵营组建全国第一支民兵乐团。多年来,马庄村民兵营充分发挥民兵乐团优势,着力传播弘扬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教育阵地,为该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民兵营先后被评为南京军区“先进民兵营”、“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
用文化力提升凝聚力
“说变化,话发展,文化改革走在前……”近日走进马庄村,一阵高亢激昂的音舞快板传入耳中。这是马庄村民兵乐团正在排练《学决议,话发展》文艺节目。
据悉,党的十七大召开后,马庄村民兵营专门成立宣传队,围绕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义务演出100多场。村党委书记、民兵营教导员孟庆喜还带领民兵乐团的创作团队,围绕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理论观点创作了12首歌曲,在村“金马之声”播放。
马庄村的民兵们还特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农牧业常识、农业科技等联系起来,制作了《创新理论花开结硕果》、《我们走在大路上》、《向幸福出发》等文艺节目光盘送到村民手中。
据统计,近3年,马庄村民兵营宣传骨干围绕党建、房价、就业、教育、医疗等多个热点难点,组织创新理论宣讲90多场,义务演出200多场,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中。
用文化力增强渗透力
2011年3月的一天,徐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人山人海,马庄村民兵民俗文化表演团为迎接“两会”召开组织文艺表演。百人欢庆锣鼓、百人扇子舞、百人秧歌舞、舞狮、舞龙、高跷、划旱船等节目精彩不断。
据统计,20多年来,这样大大小小的演出累计有6000多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马庄村民兵乐团也发展成为拥有30多名专业演员、160余名业余演员的文化团队。
马庄村民兵乐团不仅经常走出去为社会输送精神食粮,在村里,各种文化活动也是好戏连台。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灯会、国庆晚会、冬季运动会……马庄村一年四季都沉浸在欢乐祥和气氛中。
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孙东表示,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近几年村里赌博打牌的少了,酗酒滋事的少了,户户之间、人人之间相处得越来越和谐。
马庄村的民兵们,更是自觉当文明新风的带头人。每月第一天,民兵都要整齐列队到村广场参加升旗仪式;每年清明节,集体到村西烈士墓祭扫;每年重阳节,每名民兵都要给结对帮扶的老人送上一份礼物……
用文化力促进生产力
“成立民兵乐团能换来票子吗?”早期,有人曾这样问村党委书记孟庆喜。“能呀!”孟庆喜回答,“民兵乐团就是咱村的品牌,有了知名度,不怕没钱来!”
孟庆喜说得没错,抓好文化产业不但可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拉动经济社会发展。
民兵乐团成员平时干农活,演出时集中,机动灵活,节目鲜活,贴近群众,不愁打不开市场。这些年,在许多国有专业剧团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他们却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国内走向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如今,他们每年演出300场以上,年创收400多万元,为马庄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马庄,先进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人心的力量,越来越成为培育高素质农民和文明风尚的重要推手,越来越成为推进村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