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丕勇 赵卫东
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优势,由其牵线搭桥进行土地流转,实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让群众就地生财得实惠。
210户种粮农民
变成企业员工
2010年9月,柳新镇陈塘村村民舒守环将家中8亩土地租给一家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欲信达开心农场经营。一年多过去了,她不仅得到土地补偿还受到聘用,成为开心农场的“田保姆”,每月拿到1000元—1500元工资。
2月23日,在这个“开心农场”的蔬菜大棚内,小油菜、油麦菜等已经冒出新芽,远远望去绿油油一片。58岁的“田保姆”舒守环正在田间满头大汗地忙活着。她向记者介绍,她家有8亩土地入股“开心农场”,并签订土地反包合同,该农场承包17年。“我们家每年可以拿到6000元土地租金,加上家里三口人在农场工作的固定工资,一年全家的收入就翻了几番。”舒守环高兴地说,“在这每月工资1200元,比俺种地好很了。现在家里添了新衣服、家具、电视机,今年还买了个6000多元的大空调,换了42寸的液晶电视,如今生活变化太大了。”
柳新镇陈塘村、刘台村、刘家村、杜楼村210户农民像舒守环一样,将近千亩土地租给“开心农场”经营。从种粮农民变成企业员工,从闲散人员变成鱼塘管家。
据欲信达开心农场创办者刘正航介绍,“开心农场”目前占地1200多亩,共有工人300人,其中200多名“田保姆”都是来自转包土地的农民和柳新镇附近的村民,他希望通过努力将农作物从低端传统生产方式转变成现代化、科技化生产,不但提高乡亲们的收入,还能改变以往农村土地闲置、利用效率低下、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问题。
土地流转
发展高效农业
王广俱是徐州市文鼎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2011年5月,他经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与睢宁双沟镇魏林村、云龙区潘塘姜楼村、贾汪紫庄镇杜楼村、临运村、紫庄村承租6000亩土地,以公司+农户+基地形式,进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采取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信息化销售,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土地附加值。
2月28日,在贾汪紫庄镇杜楼村120亩蔬菜大棚区,该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崔朝斌告诉记者,全村现有土地2200亩,人均1.3亩,土地年纯利五六百元。去年5月实行土地流转后,村委会与全村农户签订5年承包合同,接着又与徐州市文鼎农业开发公司签订5年承包合同。也就是说,村委会把农民土地赎回,再以土地入股经营方式承包给租赁大户(能人或公司)。每年5月,文鼎公司将1000元/亩承包金支付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发放给农户,仅此一项全村耕地增收20万元。村民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不出村在当地干季节工、包工,每天工资在30元至100元之间。崔朝斌说,现在农民把土地租出去,一家三口年收入可增收8000元—12000元,全村80%以上村民都赞成这种做法。
睢宁双沟镇魏林村主任娄德志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委会专门成立的顺意蔬菜合作社起到中介作用,主要发布购销信息,解读农业政策,协调租金兑现,安置“失地”农民再就业和外出打工等,维护农民利益、做农民坚强后盾。
王广俱向记者介绍了土地规模集约经营思路:流转来的6000亩土地,一部分采取土地轮作办法,从每年8月至来年4月种植儿菜(从四川引进的蔬菜新品种),亩产7000斤,批发价2.5元/斤;4至5月种植设施西瓜,亩产6000斤,批发价2元/斤;5至8月种植黄秋葵(从南非引进的蔬菜新品种)每亩收入两三万元。另一部分进行麦稻良种繁育,每亩增收500元左右。总体来说,每亩土地可获纯利两三万元,可增加土地附加值20—30倍。
王广俱说,土地流转过程中,发展高效农业必须规模化,做好经济作物引进、研发和农产品销售工作和承包金兑现工作。同时,要依靠当地政府扶持帮助。在承包贾汪区杜楼村、临运村、紫庄村土地过程中,贾汪区开发局斥资200余万元,对3200亩土地的沟渠路桥涵闸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对机械化耕作提供配套设施,解除了承包大户的后顾之忧。
土地流转的成功启示
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农村实行土地规模集约经营,对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述两家公司的做法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动,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土地流转在具体操作中,对土地面积较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确定的发展项目,采取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面,以一定的条件把农户的土地使用权赎回,再以土地入股经营方式承包给组织内的大户,或者出租给法人单位从事农业经营,以避免土地撂荒。
尊重民意,依法推进,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土地流转的关键。杜楼村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使土地一次性流转成功,受到群众普遍拥护,主要在于统一制订了土地流转方案,做到程序规范、依法有序、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合理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土地流转的保障。要采取相关措施,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土地流转后的村民创业有舞台、生活有保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弥补村委会的功能和不足。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发布各种土地流转信息,提供各种政策法规法律服务,为流转双方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