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通讯员 王旻昊
2011年,新城区建设突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促进人气商气集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奥体中心、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绿地大龙湖五星级酒店、中茵五星级酒店、水街和徐州卷烟厂项目等亮点工程,大力推进社会投资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全年完成建设投资超过90亿元。
“三重一大”建设
有力推进
截至2011年底,徐州奥体中心桩基施工全面完成,土方开挖正加紧进行;绿地大龙湖五星级酒店正进行内外部装修,今年“五一”前具备使用条件;中茵五星级酒店总计1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大龙湖水街进行主体施工,部分楼体正在进行内装修,滨湖广场部分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市政道路建设有序推进,华山路、泰山路、明正路、元和路北段、新安路续建、太行路东延、体育路等7条道路开工建设。
生态环境优化提升。2011年,新城区新增绿化面积30余万平方米,珠江路快速通道绿化工程、故黄河防护绿地一期工程、人民河河口绿地公园一期工程提前完工;大龙湖景观提升工程绿化已完成,雕塑创意、夜景照明工程正在实施。
公共服务项目
加快建设
撷秀中学和人才家园幼儿园开学运行;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正式开工;移动信息港项目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春节前主体完工;潘塘中学建设进入扫尾;龙湖世家邻里中心综合服务楼内外装修基本完成,幼儿园已竣工;塘坊农贸市场完成主体。
商业服务项目
逐步完备
去年底,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吉田商务广场竣工运营,首批国际贸易、房产评估、建筑工程、商贸物流、科技服务等12家企业办公项目正式入驻,西式餐饮、美容美体、休闲娱乐、金融网点等11个配套商业项目也已签约,其中百惠家美时精品超市已成为新城区都市商业的新形象。此外,绿地商务城、人才家园、龙湖世家等社区配套生活服务项目正逐步展开,绿地国际花都配套生活超市也于近期开业,社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产业体系
初步形成
2011年是新城区产业框架初步形成的一年,四大特色产业园区逐步成为新城区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撑。
总部经济园内江苏银行、莱商银行、淮海农商行、天裕集团、永旭置业总部办公项目齐聚发展。
物流产业园内苏宁电器全面启动建设;恩华医药物流配送中心项目顺利签约,淮海国际汽车博览城成功引进沃尔沃、进口现代、讴歌、雷克萨斯、路虎、奔驰等进口品牌汽车物流项目,物流产业园正逐步形成以进口品牌汽车展销及医疗、食品、电器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
科教创新园内生物芯片北京国家研究中心淮海分中心框架协议已签订,食品安全检测联合实验室即将开展科研项目,博奥独立医学实验室积极推进。
文化创意园内汉风温泉文化城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将打造成为集文化创意、艺术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休闲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园区文化主导产业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集聚发展。
房地产市场
快速发展
新城区已有香港恒基、上海绿地、苏州中茵、江苏国信、上海建工等10家企业开发的13个房地产项目正在建设。2011年,开工商品房面积约18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突破90万平方米,近5000套商品住宅已交付使用。新城区以其环境、品质、生态性、舒适度成为徐州幸福宜居的新中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