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锴)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室获悉,为使各地各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全市及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在省内所处位置,找准自身发展定位,进一步树立争先进位意识,市政府公布了2011年度全市、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在全省排序情况,这在我市尚属首次。
据了解,此次是以全省104个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序的。为便于与省内其他县(市)区作同质对比,并与我市县(市)区现行考核体制衔接,本次排序分为两组,即县(市)组和主城区组,其中将铜山区、贾汪区和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江都区、武进区、通州区、楚州区、淮阴区、盐都区、邗江区、丹徒区、宿豫区等14个县域经济特征明显的区(主要是县改区)列入县(市)组进行排序。
此次公布的内容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9项,并分别列出每一项的绝对量、绝对量排位以及增速、增速排位。
从总体情况看,2011年度,全市上下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按照“总量指标进位、速度指标领先、质量指标提升”的要求,创新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多数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均有提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从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来看,全市GDP去年共完成3551.65亿元、增长13.5%,总量、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6和第1位。在五县(市)、铜山区和贾汪区中,铜山区GDP总量突破500亿元、邳州市突破400亿、新沂市突破300亿,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的跨越。从总量位次看,新沂市比上年提升6位,沛县、睢宁县、邳州市、铜山区均提升2位,贾汪区位次与上年持平;从增速位次看,各地GDP增速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丰县提升18位,铜山区提升16位,邳州市、新沂市均提升10位,睢宁县提升8位,沛县提升7位。在主城区中,从总量位次看,鼓楼区位次提升2位,泉山区提升1位,云龙区位次与上年持平;从增速位次看,三城区位次均提升较快,鼓楼区、云龙区分别提升7位,泉山区提升6位。
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318.42亿元、增长43.3%,总量位居全省第6,增速由上年的第7位提升到第2位。在五县(市)两区中,铜山区超过40亿元,沛县、邳州市超过30亿元。从总量位次看,新沂市提升幅度最大、比上年提升了10位,睢宁县提升5位,丰县、邳州市均提升3位;从增速位次看,各地均居全省前10位,邳州市提升最快、比上年提升54位,铜山区提升31位,丰县、沛县、贾汪区分别提升22位、20位和18位。在主城区中,从总量位次看,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位次分别提升3位、2位、1位;从增速位次看,泉山区位次提升较快、比上年提高17位,云龙区提升5位。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全市共完成1117.54亿元、增长17.9%,总量位居全省第6,增速由上年的第5位提升到第1位。在五县(市)两区中,沛县、铜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100亿元。从总量位次看,铜山区位次提升1位,丰县、睢宁县、新沂市、贾汪区均与上年持平;从增速位次看,睢宁县、新沂市、铜山区均居全省第16位。在主城区中,泉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从总量位次看,泉山区位次比上年提升1位,云龙区与上年持平;从增速位次看,泉山区位次提升4位,鼓楼区提升2位。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200.99亿元、增长22.2%,总量位居全省第6,增速由上年的第5位提升到第3位。在五县(市)两区中,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100亿元,其中,邳州市、铜山区完成额均超过300亿元,沛县、新沂市超过200亿。从总量位次看,沛县提升7位,睢宁县提升6位,新沂市提升3位,铜山区、贾汪区均提升1位;从增速位次看,睢宁县、贾汪区、沛县、丰县分别居全省第3、5、6、9位,邳州市比上年提升12位。在主城区中,从总量位次看,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分别位列全省第21、19、17位;从增速位次看,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分别位居全省第12、13、14位,其中泉山区比上年提升20位。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看,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2.29亿元、增长17.9%,总量由上年的第7位提升到第6位,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在五县(市)两区中,铜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达到428.92亿元,邳州超过200亿元、达到232.53亿元。从总量位次看,铜山区在全省位次较为靠前,位居全省第8位,邳州市位居全省第23位,沛县位居全省第26位;从增速位次看,各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居全省前列,其中,铜山区位居全省第5位,新沂市位居全省第6位,沛县、邳州市均位居全省第7位,睢宁县位居全省第9位,丰县位居全省第10位,贾汪区位居全省第11位。
出口总额方面,全市出口总额41.59亿美元、增长58.1%,总量、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9和第2位。在五县(市)两区中,各地出口总额均超过1亿美元,其中,邳州市完成额达到9.79亿美元。从总量位次看,沛县位次提升20位,睢宁县位次提升10位,铜山区提升7位,邳州市提升3位;从增速位次看,沛县、铜山区、睢宁县分别位居全省前三位,铜山区位次提升较快、比上年提升33位,贾汪区提升4位,沛县提升2位。在主城区中,从总量位次看,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均比上年提升3位;从增速位次看,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分别位居全省第1、2、7位,其中泉山区比上年提升7位,鼓楼区提升3位。
2011年,全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4.66亿美元、增长44.7%,总量由上年的第12位提升到第10位,增速由上年的第3位提升到第2位。在五县(市)两区中,沛县、睢宁县、邳州市、铜山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均超过1亿美元。从总量位次看,邳州市、铜山区提升较快,分别提升23位和19位,新沂市提升5位,沛县、睢宁县均提升3位,丰县提升1位;从增速位次看,邳州市、铜山区分别位居全省第2、3位,睢宁县位居全省第8位,邳州市、铜山区位次提升较快,均比上年提升58位,睢宁县、新沂市均提升2位。在主城区中,从总量位次看,鼓楼区、云龙区均比上年提升2位,泉山区比上年提升7位;从增速位次看,泉山区、云龙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在全省位次较为靠前,分别位居全省第1、5位,泉山区位次比上年提升27位,云龙区提升5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6元、增长14.6%,总量、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10和第8位。在五县(市)两区中,铜山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2万元,从总量位次看,沛县在全省位次提升2位,其他地区均提升1位;从增速位次看,睢宁县、沛县、丰县、新沂市位次均居全省前列,睢宁县、沛县分别居全省第1、4位,丰县、新沂市均位居全省第5位,邳州市、铜山区位次提升较快,分别比上年提升16位和12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490元、增长19.3%,总量、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10和第4位,增速创我市近15年来最高水平。在五县(市)两区中,沛县、铜山区、贾汪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1万元,邳州市超过9千元,丰县、睢宁县、新沂市均超过8千元。从总量位次看,除铜山区在全省位居中游以上外,其他县(市)区在全省位次仍较为靠后;从增速位次看,沛县、睢宁县、新沂市位次较为靠前,均位居全省第11位,新沂市、沛县、丰县、贾汪区位次提升较快,分别比上年提升24、17、14和12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