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巍巍
2011年,房地产业遭遇了史上最为严厉的调控,限购、限贷结束了房地产业的“黄金十年”,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造成了楼市成交量的大幅下滑。在一线城市,楼市已入凛冬,而二三线市场则呈现波诡云谲之势。调控和观望,成了2011年的关键词。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以“稳中求进”定调2012年的经济发展,明确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以“稳健”打头,也成为了2012年楼市发展的主旋律。
政策
稳字打头,统筹兼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总基调,其要义在于,在保证当前经济增长和物价不出现大幅波动的前提下,把调结构,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稳中求进”高度概括了中国2012年经济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
业内人士指出,“稳”是指稳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要平稳。从2011年来看,经济发展速度下滑,2012年可能比2011年还要看低,预测大概是8.5%—8.8%,所以“稳”很重要。“求进”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是稳定“量”,“进”是对质的要求。改革不光是量的扩张,更多是指质的提升。
“既是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而“进”的核心,则是要求在前者的基础上提高GDP的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这样总结。
而对于楼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合理回归”意味着调控政策并非一味打压,而更多的做到统筹兼顾,疏导房地产行业向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企业
抢抓机遇,积极应对
“房产交易需找准平衡点”。很多业内人士称,2011年徐州楼市的低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购房者信心不足,持币待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本地楼市。另外大多数购房者想要在中心区买房,而中心区可售房源少、价格较高的现状也是市场凝滞的重要原因。而2012年徐州楼市供应则较为均衡,各区域均有新盘上市。这也给购房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犹豫了一年,觉得现在可以买了,实际上我担心的倒不是房价会上涨,而是贷款利率有变化。”市民冯先生认为,观望太久,很可能错过合适的购房时机,在他身边,想买房子的朋友从有计划开始到买房,“很少有超过半年的”。而另一位购房者苏先生则表示,如果再等等,说不定房价会更低。他告诉记者,买房子不能冲动,但不宜观望过久,因为他发现房价“长期来看是上涨的”,而目前已是不错的购房时机。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楼市调控效果刚刚出现,政策一旦放松可能面临大幅反弹,因此,短期内房地产并无实质性放松政策。不过,因外围经济恶化,加上土地财政、拉动经济增长等因素叠加,进一步调控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业应抓准时机,稳健操作,适时抄底楼市。
“面对各地持续上涨的房价和舆论压力,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房地产企业可通过调整企业发展机制、提高开发水平、转变营销思路去顺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徐州中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巍认为,房企可在新形势下以建造优质的房子,开拓绿色节能市场,树立企业品牌及现代的营销观念。以企业转型、创新营销、强化管理等方式来应对新形势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要求。
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必须模式创新、提效应变。和大企业的品牌策略不同,中小企业更多的是以性价比打动购房者,2012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破除固有销售模式,面对真实的市场才能寻求突破。
市场
品牌号召力日益显现
纵观2011年徐州楼市,品牌企业的成绩有目共睹。外来大鳄的进入,带来了打造企业品牌的先进理念,使购房者的品牌意识渐趋强烈。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唤醒了本土开发商的品牌意识,使本土发展商在压力之下,开始思考如何打造企业品牌,并使品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利器。2011年,即使在市场遇冷的大背景下,保利·鑫城、月星环球商业中心、开元四季、荣盛发展等项目仍然领跑徐州楼市,创下了不俗成绩。
“开发商不管面对怎样的市场环境,能够切实做好自己的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因为调控不会轻易放松,房屋品质才是未来市场真正的主题。”徐州月星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宜胜说,长期的品质积累,形成品牌效应,这才是打动市场的关键。
“在三、四线城市,品牌房企有实力,而规模较小的房企就要考虑风险。”基于徐州既是三线城市,又是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的特性,业内人士对徐州楼市普遍看好,因此作为开发企业,能够保证打造高品质的产品,是本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应当做的。而大牌企业,他们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2012年,是房地产理性年代的开端,“地产元年”将使品牌的力量凸显出来,徐州百姓购房会越来越注重品牌,徐州即将出现更多的,属于这座城市的“万科”、“华润”、“万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