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限贷
限贷将继续,消费贷不会过紧
限贷是受制于宏观经济,整个贷款规模、货币发行量都受到了控制,不仅是房地产企业如此,其它行业的企业也如此。去年在第四季度,贷款规模有所放松,但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基础建设设施的重点项目及小微企业,对房企来说,信贷规模不会放松。我认为,今年随着CPI控制的要求,CPI逐步会回落,今年的房地产限贷,特别是开发贷款仍会继续从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战军)
财政和货币政策应该“双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采取“双紧”,一方面财政扩张应该减少,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可以调整一下,可以提升基准利率。现在一方面控制银行信贷,另一方面扩大财政支出是不对的,应该反过来进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目前民企的资金饥渴度很高,银行基准利率提高可以改进对其信贷供给,而不是抑制。
(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冯兴元)
任何时候都不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2012年应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教训。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应该采取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房地产市场最怕搞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样会吸取更多的泡沫,房价也会在短暂调整后创新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尹中立)
建议通过金融监管手段支持首套房贷
根据测算,个贷利率提高1.5%,就会使得住房的可支付性指数下降20%左右。尤其是对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在个贷总体上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首套房个贷85折利率优惠基本上消失,使得房价下调给购买首套住房家庭带来的好处基本被抵消掉了。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刘洪玉)
关键词:限购
希望实施经济性的限购政策
限购政策基本思想没错,但市场经济导向是需求导向,不是任何需求都是合理的。我们要避免它的弊病,办法就是用经济性的限购代替行政性的限购。应该对房地产做一次全面评估,如果一线城市房价跌落百分之十以上,就可以考虑在下半年推出一些稳定楼市的政策。其中关键的一项,将行政性的限购政策改为经济性的限购政策。
(上海社科院研究院 张泓铭)
限小不限大,限低不限高
就调控政策而言,我不赞成任何限购措施,限购导致土地交易量下滑,让不少地方政府压力很大,地方融资平台陷入困境。因此,综合来说,能不能只限小户型不限大户型,限低总价不限高总价。从政策调节上来说,至少要保证人们的消费升级过程,得允许老百姓先买小的,再买中的,再换大的;先买旧的,再买新的,保证老百姓能够改善住房条件。
(华远集团董事长
任志强)
“限购”政策不可能取消
今年有可能局部放松投资,限购不可能取消,应该会对改善型、投资型需求在政策上有所微调。中央接连表示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主要担心取消现在的限购政策后房价出现报复性反弹,从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反映出来的,如果政府丧失公信力,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那么整个社会状态就会很危险。
(北京大学房地产金融中心主任 冯科)
调控大方针不变,调控不会放松
就今年的调控政策而言,中央坚持调控的方针不会变,地方政府或许会根据其“保”增长和“保”民生之间的权衡,可能会造成一点偏离,但调控的大方针不会变,限购不会放松,某些地方可能会对于首套房贷适当的放松。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 朱中一)
关键词:保障房
保障房要有体系化和可持续性政策
自保障房制度实施以来,其间乱象丛生。叶剑平表示,“现在的保障房措施是在1998年房改后政府职能缺失的一个补充。现在盖这么多可以理解,实际上是个欠债补债的问题。但是真正的保障房应该有体系化和可持续性的政策。能够列入保障房的人群,对未来预期是清楚的。”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 叶剑平)
保障房作为长期国策要考虑可持续性
大力建设保障房,与商品房形成双规格局,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国策。然而,2011年保障房建设融资、土地、分配等环节乱象丛生,诸多问题还留待2012年解决。“关于保障房的问题,要关注一个可持续的问题,我觉得目前的这种做法,很难满足要求。”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刘洪玉)
注重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协调发展
住房保障的政策应与市场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保证的目标,保证的标准和保证的对象等三个方面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消费需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财力和能力动态调整,覆盖到所有常住的就业、居住的人口。在保障的方式上以租赁为主,不需要建那么多的保障性住房,而是应该把存量房利用起来。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贾生华)
保障房应防止骑虎难下
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阶段,转型过程中矛盾交叉,所以我们既需要纠正过去保障相对滞后的情况,又要防止过度保障后骑虎难下的局面,要对住房保障制度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稳定性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 张永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