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枚
■核心提示
1月12日,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人民广场店开始试营业,商家将此寓为“西部商圈发展破局之举”。泉山区在网站上发布消息说,该店的入驻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改变西部商圈缺乏龙头商服企业的局面,带动酒店、超市、餐饮、娱乐等各种服务业态繁荣,推动西部商圈快速崛起。
金鹰入驻
带动明显
春节黄金周期间,西部商圈人流如织。据市商务局监测系统显示: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人民广场店完善了西部商圈的业态结构,也拉动了周边商家的人气和销售增长,华美商厦等商家销售同比增幅达40.4%,远高于以往各年。
西部商圈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北至矿山路,南至建国西路,西至工农路,东至苏堤路,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1.2公里,规划占地面积约70.60公顷,辐射人口约30万。其中,规划商业面积140万平方米。
西部商圈的崛起,不仅是泉山区委、区政府多年努力的目标,更是西区居民的殷切期盼。泉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局人士说,西部商圈作为市区三大商圈之一,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快西部商圈建设,是该区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决策的具体举措,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打造江北现代服务业强区”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西部商圈发展较快,商贸设施不断完善,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已建成大型商贸楼12栋,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去年商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近40亿元。
而徐州金鹰人民广场店开张后,人们发现西部商圈似乎显现了异乎寻常的新活力——时尚品牌多了,消费者的面容也年轻了。
金鹰人民广场店特点鲜明:“新风尚”,全新品牌阵容,让时尚扩大生活半径,用艺术组成衣饰风格,邀消费者感受最强大的潮流磁场,体验最前沿的风尚;“特精彩”,独拥多项特业,包括徐州第一家现代院线、徐州第一家台湾85度C、徐州第一家直通停车场卖场、徐州第一家苹果体验店、徐州西部商圈第一家精品百货;“悦服务”,店里为每一位顾客奉上都市中的格调生活,停车场、VIP服务中心、育婴室、顾客休息区、儿童专用卫生间等,细致、贴心地为消费者服务等等。
商圈发展
重在创新
多年来,作为三大传统商圈之一的西部商圈,与中心商圈和东部商圈虽说“三足鼎立”,但是在金鹰入驻前,相对不温不火。
如何让传统商圈快速崛起?
2011年临近岁末之时,徐州几大商业巨头纷纷高密度向外界放出消息:金鹰人民广场店浓妆亮相后,金地百货将强力“增肥”,家乐福超市剑指东部商圈……因此,商贸领域一些权威人士解读为,今年是徐州商圈发展的破局之年。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谢守祥分析说,目前,中心商圈核心辐射半径已达150公里,日均客流达到二三十万人次,其中周边地区消费者占到30%以上;节假日日均客流高达50万人次,周边地区消费者占到50%以上,基本形成“全市零售60%在市区、市区零售40%在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零售60%在节假日、节假日零售40%来自周边省份”的集聚效应。
从这些数据分析,中心商圈在整个徐州商圈的核心地位是无法撼动的。虽然现在东部商圈和西部商圈或者一些次商圈纷纷崛起,但每个商家都意识到“商圈错位经营”的重要性。举例来说,中心商圈主打中高端、东部商圈服务流动人群、西部商圈按照社区商业经营。这样就将三大商圈的定位区分开,各自商业结构布局合理,相互之间没有冲突,真正构成徐州老商业区“三足鼎立”格局。
一位资深商业人士说,现在,从中心商圈和东部、西部两个商圈比较来看,东部淮海广场商圈缺少一家大型商超卖场。这也间接地让其在三大商圈的竞争中落下一局。因此,他们有意在位于朝阳市场西门对面的开发项目中,开家乐福分店,以此完善整个东部商圈的商业构成体系。
与此同时,中心商圈也在谋划打破瓶颈。一位商业人士说,徐州三大商圈是比较传统的商圈构成模式,其中尤以中心商圈发展速度最快,或许正是因为中心商圈发展太迅速,所以才会遇到诸如交通压力大等相关难题。不过,包括商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内,也都意识到了中心商圈未来发展可能遇到的瓶颈,并正在积极改进。比如市商务局就在推进商圈公共平台建设,希望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成立推进中心商圈发展的统一管理机构,负责中心商圈的规划建设、网点布局和公共服务,为商圈企业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和营销平台。
商圈建设
步伐加快
今年,我市将加快商圈建设步伐,以实现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地位的更大突破。首先是加快彭城广场中心商圈、新城区、高铁商务区三大商圈建设,重点推进中央国际广场、苏宁综合商务广场、金鹰国际二期等中心商圈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淮海经济区第一商圈。并统筹推进各县(市)和铜山区、贾汪区商贸副中心建设,加快布局全市大型商圈体系。
进一步加快特色商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彭城壹号、南湖水街、老东门时尚街区、创意68等一批特色街区的繁荣发展,加快建设老徐州历史文化片区、中华老字号特色商业街区、大龙湖水街项目,不断壮大全市特色商业街区规模。
加快区域生产资料市场搬迁建设、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建设,实施宣武市场、淮海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提档升级工程,推动专业市场做大做强,尽快实现市区批发市场超千亿元的目标。
继续引进专业城市运营商落户徐州,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积极鼓励金鹰国际、中央百大、台湾大润发、法国家乐福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在徐州扩大投资。扶持百惠家美时、两来风、同仁居等老字号本土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
就西部商圈发展,泉山区相关部门人士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西部商圈辐射的人口将由现在的30万增加到50-80万。随着温州商贸城、建国西路中介商务集聚区等商贸设施的建成和淮海路取直,以及段庄棚户区改造、荣盛综合楼、塑料一厂地块改造等项目强力推进,商圈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西部商圈的品质将得到巨大提升。
徐州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加引人注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