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无旁骛谋发展规则诚信铸和谐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明 何桂香 乔淑晨 单亮

2011年,邳州市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46亿元,较上年增长14%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4亿元,增长47%左右。全国百强县排名前移13个位次,跃升至第67位。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邳州坚持对内讲规则、对外讲诚信,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的氛围更加浓厚。邳州市委书记冯其谱说,“心无旁骛谋发展,规则诚信铸和谐”,成果已在邳州显现。

加速发展,“三驾马车”动力更强劲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一年来,邳州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转型升级、创新创优”主线,大力弘扬昂扬向上、坚韧挺拔、心无旁骛、精诚团结的“水杉精神”,重点突破“三重一大”,深入实施“四大计划”、加快推进“四个转型”,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让邳州快速前行。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5%左右,达到33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增长23%左右,达到320亿元,占比达到96%以上。2011年该市新签亿元以上项目65个,实际到账内资50亿元,增长31%;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近1.5亿美元,增长47%,全省排名前移了20位。

外贸自营出口突破9亿美元,增长41.6%,总量继续保持苏北第一。板材出口基地被评为“省级优秀出口基地”,大蒜出口基地被省商务厅推荐申报为“国家级大蒜出口基地”。

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邳州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认真落实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8亿元,增长18%左右;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亿元,增长33%左右。

转型升级,多个“第一”含金量足

邳州2011年实施31个重大产业项目,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均明显高于往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19家,实现总产值1015亿元,增长52%;完成增加值226.8亿元,增长23%。

该市预计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20亿元,总量位居徐州各县(市)区第一。博康光刻胶一期、三仪生物一期、新春兴再生资源一期等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铅集聚区被批准为江苏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获得全省最大的国家扶持资金2亿元。

邳州企业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25%,徐州第一。2011年新增徐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92个,该市本土大中型企业和4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全部建立徐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

实施大蒜产业、林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三大提升”和设施园艺、林下养殖、优质商品猪“三大扩面”工程。2011全年新增设施农业11.7万亩,总量达到31.9万亩,增量徐州第一,被评为省设施农业先进市;林下养殖发展到12.8万亩,总量全省第一;生猪出栏143万头,徐州第一、全省第三。

同时,邳州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2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4个,总数达到960个,徐州第一。

面对60年一遇的严重旱情,邳州市不等不靠,全力抗旱保丰收,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总产达到15.9亿斤,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受到国务院表彰。

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

2011年,邳州着力推进老城区功能再造、新城区和开发区功能配套,统筹推进镇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邳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成果,已经通过省住建厅专家论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中心城区89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初步完成,17个镇的控制性详规正在编制。

在城区,邳州着力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功能性项目建设,目前城区100项重点工程已经竣工67项,序时推进33项。250省道邳州南段、323省道东北绕城段竣工通车,250省道运河特大桥、南京路铁路立交桥建成使用。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10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已经完成86万平方米,后沙安置房等在建工程正在加速推进。

在乡村,该市创新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将项目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优先安排新农村示范村、农民集中居住区、边远村的道路建设。2011年全年共争取省财政奖补资金3520万元,市镇财政配套780万元,“一事一议”筹资938万元,社会捐助974万元,新建村内道路300.5公里,邳州由此被省推荐为创建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示范市。

节能减排,为发展打上生态底色

转变发展方式,邳州把节能减排作为的重要突破口,坚持铁腕治污、刚性降耗,注重强化绿色低碳的增长机制,使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11年,邳州对45家高耗能企业进行关停整顿,对12家重点企业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认真落实节能技术改造和差别电价,强化公共节能,市行政中心率先落实各项措施,全年节约用电90多万度、节约电费80多万元,全市用能过快的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该市涉气污染的14家企业和涉水污染的16家企业全部关闭到位。城东、城北和炮车3家污水处理厂完成中控室建设,明年4月份完成管网改造,戴圩污水处理厂明年5月份建成运营。城区河道综合治理截污闸工程、戴圩和炮车污水处理厂尾水导流工程、河道船舶污染防治一期工程全面开工,明年上半年竣工。同时,该市实施南水北调国控张楼断面水质集中整治,关闭涉及重金属污染企业36家,切割采砂船175只,清理网箱养殖700亩、违建港口码头9座、违建沙站28个、非法造船厂4家。

构建景观优美、覆盖城乡的绿色生态屏障,邳州2011年全年新造林2.39万亩,改造农田林网24.8万亩,完成“二次进军荒山”工程5500亩。同时,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运河镇、炮车镇以及运河镇朝阳村、官湖镇夹河村通过省级生态镇村验收。

改革创新,有效破解发展瓶颈

2011年,邳州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破解各种发展瓶颈,从一个个困境中突围而出。

邳州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制“三年推进计划”,完成7家工业企业改制,全市所有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全部完成,25家商贸流通企业完成15家,累计兑付资金7492万元,安置职工6422人。

破解土地瓶颈,邳州坚持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两不误,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项目21个,新增耕地2272亩。同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建立了工业项目设计政府常务会审查制度,要求厂区建筑密度达到60%以上、容积率达到1.0以上,企业投资强度迅速提升,多层厂房建设不断增多。

破解资金瓶颈,邳州用足用好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5.5亿元,其中农口7亿元。同时,着力培育纳税大户,预计全年新增纳税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10家,累计达到13家。此外,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力度,重点抓好政策研究、项目包装、银企对接等关键环节,投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银行融资达到10亿元、到账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融资总和。

民生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邳州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11年扎实推进69件为民实事工程,目前已完成43件,序时推进26件。

该市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2亿元、各类惠农补贴1.48亿元,18万农村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着力解决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417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8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

切实抓住生产供应、平价店建设、市场监管和特殊群体物价补贴等关键环节,邳州不断加强稳定物价工作,CPI涨幅连续5个月保持回落趋势。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正在邳州建设,2011年新建经适房425套、廉租房10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450户;教师公租房建设走在徐州前列,燕子埠120间建成使用,占城、车辐山360间正在建设。

同时,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加强,邳州大力开展“清网行动”,在册逃犯下降率达到93.3%,追逃工作全省第一、全国领先。

阳光行政,执政能力持续增强

邳州大力实施“阳光政务”工程,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建立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电子监察系统和法制监督系统,基本实现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电子监察“三个全覆盖”,邳州由此被确定为苏北唯一的全国首批“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市”。

邳州广泛开展“万人评议机关”和“评议百名科长”活动,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同时,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驻事项达到427项,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以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围绕创建“勤廉邳州”,开展党风廉政巡查、“勤廉双述”等活动,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