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明 徐鹏 乔淑晨 魏宁
2011,铸就辉煌;2012,满载希望!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泉山区吹响了“率先建成江北现代服务业强区,向全省一流城区进军”的号角!
进位、领先、前列……这些提振信心,鼓舞人心的词汇,诠释了今日泉山喜人的发展态势。一个实力、创新、生态、和谐的泉山正在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加快经济转型
打造实力泉山
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泉山经济保持了企稳向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争先进位,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市内城区领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继续走在江北前列。
科技产业作为泉山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已形成五大产业园。大学科技园进入国内一流大学科技园行列;徐州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软件园、省级科技产业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二期科技广场正在建设中;影视动漫产业园被列入省“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有82家企业落户泉山,原创大型动漫作品《百吉学堂》在两岸三地同步播出,成为徐州第一部“冲上”央视的原创动画片。国内最大的现代化室内动漫摄影棚发展良好;徐州医学院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被批准为市级大学科技园,已被省科技厅、卫生厅授予省级研发中心,目前正在审核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中德合作(城北开发区)生态科技产业园申报省级开发区取得积极进展。
五大科技产业园引领泉山区产业转型。目前,全区文化创意企业900家,实现增加值3.5亿元,增长35%。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89家,其中省高新技术企业达36家,国际国内知名新兴产业企业38
家,列统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1.2亿元,增长81%。
原九里区的区划调整为泉山带来了空间契机。针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泉山区委决定用五年时间,分三步走:第一步,2011年打基础,搞规划、招商、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2012至2013年,全面实施阶段;第三步,2014年至2015年西部地区融入主城区。“总部经济”是泉山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区共有18个大楼用于发展楼宇经济。加大“月光经济”的发展力度,环云龙湖经济带的繁荣,为泉山的旅游和休闲观光事业带来很大的动力。
“三重一大”建设全力推进。30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2.89亿元,徐州软件园、温州商贸城、新世纪大厦等7个项目主体封顶,建国西路中介商务集聚区、城南综合商务中心、铸本研发中心等20个项目完成年度计划。35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6亿元,彭城欢乐世界、协鑫五星级酒店、苏山木材市场等项目征地基本完成,碧水湾二期17万平方米顺利上房,50万平方米新建定销房项目开工建设。
推进改革开放
打造创新泉山
创新,一座城市迈出发展步伐的动力源泉,也是泉山区经济转型领跑江北的可贵之举。
该区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办公室,为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机制保障。继续实施公有房屋租赁公开竞拍,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共公开竞拍公房56处,成交总额1300余万元,租金增幅达到94%。探索“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管理模式,徐州软件园引入江苏集群合作运营。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可行性论证,江苏集群与中科院软件所正在筹建徐州软件园研究院。
2011年,全区新增企业研发机构40家,6家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和19家规模工业企业全部建成研发机构,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申报专利数量占全市50%,3项专利入选“江苏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称号。
“智慧泉山”品牌打响。2011年,泉山区成功举办中国-徐州机械工业两化融合发展推进会暨徐州软件园启动仪式、中日国际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商务洽谈会,与日本计算机软件中国商会签署合作协议。与世界10强管理系统提供商西班牙奥瑞通用公司、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爱尔兰CSS公司和长城咨询株式会社等5家日本软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正在实施的智慧徐州云计算数据中心、江信钢贸物联网、润捷农贸物联网等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建设管理并重
打造生态泉山
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山水相依,满目苍翠,泉山,俨然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11年全区高标准推进绿化工程,永安广场周边绿地、双山树种更换工程提前竣工,科技广场工程完成绿化85%,总投资2.5亿元、全长6.7公里的三环南路绿化二期成为全市亮点工程。全区新增和改造绿地77公顷、城郊造林11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76%。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奎河市区沿线支流水污染整治等7项工程通过验收,九里湖补水等5项工程全部竣工。全区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3.9%,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网格化管理保持全市领先,继续深化“片长、街长”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加大城管工作投入,投资近1.2亿元,完成淮海西路西段、二环西路、金山东路、湖北路和三环南路5条示范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以及9条小街巷和定点办事处道路门头字号规范整治工程;保洁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投资2230万元,对全区251条主次干道、小街巷和道路两侧绿化带实行市场化保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拆除违法建设15万平方米,规范治理夜市烧烤、洗车场、疏导点等200余家。
该区加大城市建设力度,2011年完成拆迁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整合土地资源约2000亩。重点实施11项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和9项定销房建设以及环境整治、公用设施等工程建设。七里沟、欧庄、杏山子定销房主体完成,双山二期定销房上房,火花、雁山、北湖等农贸市场全面开业。城市建设向西北部重点倾斜,科学论证、精心编制了西北部地区水环境建设规划、城北开发区建设发展规划、苏山商贸物流园总体规划;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组织实施了徐商公路综合整治,卧牛安置房连接路、陈庄危桥改造等工程等。
改善民生民计
打造和谐泉山
科学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翻看泉山区2011年的“民生成绩单”,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记录着泉山改善民生民计的点滴,一幅幅幸福和谐的画卷在泉山徐徐展开。
2011年,泉山区加快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的民生六大体系建设。全区新增就业、再就业34000人,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1646人,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97%,低保标准城镇每人每月增至370元,农村增至230元;和平、泰山等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降幅达49%;奎园、雁山、段庄北湖等5个农贸市场投入使用,建成农贸市场平价销售区3家、平价超市(商店)15家;创建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市场(超市)10家、市级便民早餐示范店10家,保障了群众消费安全;张小楼村958户村民全部上房。
“一老一小”工程是民生民计的亮点工程。2011年投资1500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1.86万平方米,完成西部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3
所,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21家,其中关停10家。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农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5个,泉山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加快推进。
全区新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建成率100%,技防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4000余名志愿者加入“参与志愿服务,共建文明城市”活动,制止、劝阻不文明行为,宣传倡导文明新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