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十大工程打造魅力徐州

2022年01月14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赵卫东

1月12日,市城管系统启动“十大工程”,努力把徐州打造成为全国环境变化最快城市、淮海经济区最整洁优美城市,推动城市管理实现新跨越。

优秀管理城市创建工程

开展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街巷、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环境整治活动,切实达到道路平整、排水畅通,无乱堆乱放、垃圾积存;工地围挡设置规范,无渣土撒漏、带泥上路污染路面;市场管理规范,周边无乱设摊点,环境整洁。年内确保各项工作指标全部达到创建标准要求,顺利通过省优秀管理城市考核组验收。

“网格化”管理推进工程

充分调动“片长、街长、分片长、路段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加速推进科学、规范、高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长效化管理道路、小区和单位,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标准化、长效化。确保考核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最大程度地发挥“网格化”在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中的作用。

市容管理示范路(小区)

创建工程

将中山北路、民主北路纳入“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范围,年内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对已命名的市级市容管理示范路选优并推荐申报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力争实现县(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零”的突破;统筹组织实施塔东路、苏堤路等5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结合20个幸福家园示范小区创建工作,在全市开展市容管理示范小区创建活动;推进“城管进社区”,有效解决社区城市管理“盲区”问题。

市容秩序提升工程

抓好3个新增定点办事处、33个马路市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21个疏导点的规范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夜市烧烤、占道大排档等专项整治,对市区长年留存的夜市烧烤全面排查、取缔,对大排挡实施规范化管理;集中清理整治市区117条道路沿街立面、橱窗乱贴乱画问题;做好非机动车看管员、摆放员、监督员相结合的“三员”管理模式。

户外广告“提档”工程

编制新城区、高铁站区和城市出入口主要道路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启动各自辖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编制,争取年内颁布实施;完成《徐州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落实扫尾工作,对市区范围内所有LED条屏广告进行专项整治;推进户外广告设施市场化运作,增值城市空间公共资源;优选材质和画面,对现有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健全“野广告”清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努力打造“无癣”城市。

环境卫生洁净工程

探索市场化道路保洁监管模式,推动路面冲洗率和机械化清扫率稳步提升;组织开展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垃圾问题,实现城区环境整洁常态化;深入开展渣土运输管理专项整治,加大洗车场(点)动态管理力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加快构建“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

基础设施功能优化工程

对市区现有9座小型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完成3座中型垃圾中转站建设,升级改造50座公厕;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扎实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渗滤液提标改造工作;加快“数字城管”二期工程建设;建设数字徐州成果展示和数字共享平台;积极探索网格化与数字化有机融合、对接机制,强化数字化功能发挥;完善“三台合一”新平台运行机制。

道路畅通工程

推进淮海西路、珠山景观路建设,优质高效完成韩山路、解放南路、黄河南路、中山南路等主要道路拓宽改造。抓好黄河北路、环城路等6条道路路面整修,实施铜山路、建国东路、二环北路人行道改造,精心组织湖北路与苏堤南路、和平路与迎宾大道等路口渠化工作。配合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成杏山子停车场、八里屯首末站、50座候车亭和21座智能公交站牌建设。合理规划、设置、管理停车泊位。在市区主要道路、公共场所配置6000辆公共自行车,逐步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

路灯亮化工程

完成奎河西岸路、文化路等6条道路和马市街等63条小街巷路灯的安装,实现三环路以内、宽度3米和长度50米以上小街巷路灯全覆盖、无盲区。完成金山路、欣欣路等6条道路路灯变压器增容、彭城路等7条道路景观灯改造和共建路等4条道路路灯老旧设施的更新改造工作。路灯自动化监控率达到90%以上。高标准实施云龙湖北岸沿线建筑物及远景亮化工程。

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定期开展执法人员、协管员作风整顿和日常仪容仪表检查考核,树立文明执法、和谐执法、亲民执法新形象。开展“依法行政示范点”、“法治城管示范点”创建活动,推进依法行政水平再上新台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