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张敬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字里行间充溢着求实奋进的干劲,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的精神,处处彰显着为民谋福祉的理念。
◎本报记者 郝锴 范海杰
扎实抓好“三重一大”,积极推进产业转型,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回顾2011年,我市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在五个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徐州、奋战“十二五”的信心和干劲。
成就一
综合实力实现争先进位
【关键词】经济总量
三大需求
县域经济
【报告摘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超过300亿元,已有4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
【解读】主要指标增幅多数居全省前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3600亿元左右、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8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750亿元、增长17.5%;服务业增加值达1440亿元、增长14%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总产量突破90亿斤,高效设施农业新增20万亩。新增贷款303亿元,增长21%。
三大需求拉动有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投资1210亿元;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58个、增加24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4亿美元、增长40%,实现两年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0亿元、增长18%左右,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同比增加77%。自营出口37亿美元、增长41%,总量居苏北首位。
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增长加快,五县(市)和铜山、贾汪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个和8.2个百分点;继铜山、邳州、沛县之后,新沂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睢宁、丰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铜山在苏北率先通过省小康达标验收,沛县、贾汪基本达到小康社会标准。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2012亿元、增长37%,实现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15%。
成就二
经济建设迈上更高层次
【关键词】优势产业
高新企业
园区发展
【报告摘要】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全部过千亿,全市百亿元企业达9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物联网产业和大学生创业迅猛发展。
【解读】主导优势产业向高端攀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产业分别完成产值2068亿元、1612亿元和1000亿元,商贸物流旅游业完成营业收入2190亿元,顺利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四大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煤盐化工成为又一个千亿元产业。新增5家百亿元企业和3家上市企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业收入实现当年翻番。
创新型经济增势迅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8%、当年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徐州高新区创建取得重要突破;徐州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矿山物联网被列入省十大科技创新工程。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432家;全市专利授权量达6000件、增长22%。大学生创业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5家市级以上大学生创业园。
园区经济实力稳步壮大,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5656亿元、增长70%。全市新增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4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50个。
成就三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
【关键词】城乡建设
生态环境
【报告摘要】率先进入高铁时代,以苏宁、中央百大为重点工程的中心商圈全面开工,30个中心镇创建全面展开,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解读】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年初安排的城建重点工程开工172项、竣工88项;以苏宁、中央百大为重点工程的中心商圈全面开工,主城区、新城区和高铁生态商务区建设有序推进;“大城管”体制和网格化、数字化城管体系逐步健全;铜山区和贾汪区加速融入主城区,五个县级城市的功能明显提升,30个中心镇创建全面展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市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1.5%和42%,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考核评估。我市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成就四
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强化
【关键词】民计民生
社会事业
社会管理
【报告摘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1996年以来最好水平,408万平方米的一期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基本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37.4%,物价房价增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解读】民生民计明显改善,安排并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10亿元的9大类19个民生幸福工程项目计划。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200元和9500元,增长14.5%和18%以上,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人口基本实现脱贫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物价、控制房价,落实特殊群体临时价格补贴,全市CPI涨幅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涨幅已连续9个月下降;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付诸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持续巩固。
成就五
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自身建设
【报告摘要】科学发展分类考核深入推进,争先进位氛围更加浓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办件量居全省前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明显下降。
【解读】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持续深化,科学发展分类考核深入推进,争先进位氛围更加浓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办件量居全省前列。政府权力运行的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12345”公共服务热线和声频报网“四位一体”行风热线建成开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20件大事顺利推进。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