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才
我有两个特点鲜明的老师,讲课的时候,一个喜欢繁,一个喜欢简。爱繁的老师在师范学校讲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条分缕析,不厌其详;爱简的老师在重点中学讲鲁迅的《故乡》,提要钩玄,高屋建瓴。
在讲授《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爱繁的老师只第一小节就讲了一节课。
他把“白求恩”三个字作一个知识点,强调是姓不是名,名字是“诺尔曼”,且姓在后而名在前;“同志”二字,提请注意是革命队伍内部称呼,无比亲切,由此涉及到“同志”称呼的由来和演变,旁征而博引;“是”是判断词,为判断句重要之标志,提请注意判断句几种格式,列举典型例句,让学生一一抄在笔记本上;“加拿大”三字说明白求恩的国籍;“共产党员”说明白求恩同志政治面貌……字字皆留意,巨细而无遗。
爱简的老师讲《故乡》,只用一个字概括:变。变有三变:其一景物变;其二人物变;其三人与人的关系变。而写变的目的在于渴望新的变,走新的路,有新的生活。围绕这一思路,调动学生,启发学生,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述与朗诵,师生共同沉浸在鲁迅小说的艺术情境之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受到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
一繁一简,各有其妙,我对两位老师都很推崇。
但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简比繁更具有智慧,简是繁的更高层次和形式。
我们是有理由崇尚简单的。生命的道理原本简单,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人类,生与死共同组成生命的过程,世界上最珍贵的玩石如玉如珠,经常是最单纯的排列组合,世界上最透彻的生活哲理和最深的禅意往往是质朴无华的简单语言,古人云:大道至简。
艺术创作更以简单为美。“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人们推崇言简意丰,象减境敏。艺术的胜境是简单。
以身边小事为例。我的父亲不识字,但他教导我们且一生遵循的人生准则,只是最最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为人处事,拍拍胸口,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直到如今,我始终觉得这是我终生受用不尽的至理名言。
前几年上项目搞建设,光盖公章得跑几十家。现在好了,有了行政审批中心,一个地方就把事情办结。过去领房产证至少得等三个月,现在最快十几天就可解决。过去这个证,那个证一大堆,实行了“一卡通”,许多的麻烦,不知不觉,便消失了。可见,转变了服务观念,提高了办事效率,一切都简单起来。
再如电脑操作,最早是记命令,现在是用鼠标。前几年学了几个月还不会操作,现在一天不学也可以上机。开汽车亦是,有了自动挡,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不用手动,不用问路,也可以开车。科技进步了,复杂的东西就变得简单。
从本质上讲,人们是渴望简单的。但也并不尽然,原本简单的生活,许多许多的人都希望它变得复杂,变得繁琐,变得高深莫测。
人小的时候,是简单的。长大了变得成熟,一成熟就深沉,一深沉就复杂。一复杂心眼就多,心眼一多,就爱算计,一爱算计就处处钻营,处处设防,失去了棱角,泯灭了童真,人就再也简单不起来,南辕而北辙。
这就留下一个问题,由简单变复杂所为何来?我们会因复杂而得到更多,予人更多吗?我们会因复杂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也让别人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吗?答案是否定的。
人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永远逃不出时空的限制,逃不出仅仅属于人类的思想桎梏,愈是想超越,依附于人类身上的无形枷锁反而会勒得愈紧,叫人难以呼吸。因为人的自作聪明,也因为人的自身渺小和微不足道,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还是回到本真,活得简单些吧。简单了才会使人恢复本性,简单了才会心地善良,真正达观,热情友好,相互信任;简单了才会觉得阳光也明媚,云朵也柔情,生活充满了真善美,相信人间即是其乐融融的世界。
简单为妙!一切简单、自然的事物都是美的,简单是快乐的生命,简单是快乐的源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