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忧之美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张成珠

在湖光山色间,在天光云影的掩映下,徐州艺术馆前的滨湖广场,静静树立着徐州十大历史文化名人纪念碑。这十个人,是千古乡贤中的精英,徐州五千年文明史的代表人物。而那个美丽的解忧公主,是十位乡贤中唯一的女子,历史星空的半边天。

“解忧”的名字耐人思量,既是公主何忧之有?公主在为谁解忧?

云龙湖上的解忧桥,也引人遐想:是水切断了通途,隔开了两岸。是桥为前行的人解除阻隔之忧,并将两岸大地连成了一片,解忧之举也像桥梁似的,功德无量。徐州名人馆里有解忧公主的专辑,馆顶平台上的纪念像,展现她的英姿芳容。只要了解她的非凡经历,能不由衷地称赞:公主,您因解忧而美丽!

刘解忧,彭城人,出生皇族世家,是霸居一方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刘戊因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自杀。朝廷另立刘礼为新的楚王,从此,刘戊的家人以罪臣亲属的身份受到冷落和猜忌,陷入危难之中。当年,西北边陲常受匈奴侵扰,民不聊生。西域(今新疆一带)36国中乌孙最强,汉武帝决策,加封皇室公主的身份,要刘解忧远嫁乌孙国的国王,以结和亲之好,从而巩固乌孙的联盟牵制匈奴(今蒙古一带),解除国家忧患。解忧公主肩负使命,远嫁异族他乡,步入壮丽人生。

从20岁远嫁,到70岁归来,解忧公主在西域生活了50年。她与乌孙王共同治理国家,以卓越才能积极参与政事,致力兴国安邦。不仅使汉朝中央政权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设立西域都护府,牵制匈奴侵扰,而且带去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科技促进西域的发展。解忧公主言传身教,还培养了外交人才,其侍女冯嫽持汉节出使西域各国,功绩卓著,也获得西域各国的尊敬和信任,尊为“冯夫人”。

可是,命运多舛,公主经受严酷考验。乌孙的王位不是世袭的,但按照习俗,国王死了王后必须改嫁下任国王,解忧公主竟然历经四王三嫁的人生波折。因受匈奴威胁和利诱,乌孙朝政的派别斗争激烈。亲匈贵族一度掌权,国王还接纳匈奴单于女儿做王后,无情地排斥解忧公主,甚至要把她当成人质交出去,讨好匈奴。解忧公主临危不惧,力挽狂澜。她说服王爷,上书汉朝皇帝请求支援。只因汉昭帝由病危至驾崩,出兵之事拖延不定。解忧公主沉着应对,力排亲匈派的干扰,抓紧备战,等待援军。直到汉宣帝即位,即派五位将军率领15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并派解忧公主的故友常惠校尉任特使监军,来到乌孙指导、监督出战。双方联合反击,匈奴惨败。不仅生擒领兵的王爷,连单于的亲眷和39000名的将士都成了俘虏……

年至七旬,思乡心切,她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言辞哀切,宣帝为之动容,便派人把她接了回来。汉代自实施和亲政策以来,解忧公主是唯一得以回归的嫁女,皇帝亲自迎她进入京城长安。她享年72岁,随她回来的还有3个孙辈。她不顾个人安危,促进边疆的和平与发展。倾注一生热血,化解种种忧患,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中书写了精彩的一页。

解忧公主一生经历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代朝廷。要比后来汉元帝时昭君和番的下嫁匈奴,早了数十年,行程更远,功绩更不在昭君之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解忧公主的事迹却鲜为人知,有待弘扬。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昭君的姿色怎样美丽,有谁目睹过?就“因可爱而美丽”而言,解忧是不逊色昭君的。古人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比喻赞佩四大美女,看来“落雁”并非昭君的“专利”。品读解忧公主行程万里,远嫁乌孙国的事迹,平沙落雁历历在目,思索边塞古诗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那种苍凉、悲壮,尤其令人震撼。芳名“解忧”,为谁解忧?为自己,为亲人,还是为民族、为祖国?古彭城的这位女杰,令人思念,令人敬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