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中学有50个教学班、近2600名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其中一部分是贫困生和留守生。他们因长期被托养,或因贫困不自信,与人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成为学校中的后进群体。他们具有叛逆性,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应该怎么办?
经该校校党总支研究讨论,贾汪中学确定了“关爱贫困家庭,撑起爱的天空”2013年度党建宣传主题,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示范作用,以情促教、以爱育校,用热心、诚心、耐心构筑“大爱”。
发动宣传
示范表率
形成一股合力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贾汪中学对贫困生、留守生摸底排查,认真制定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确保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广大教师们互帮互学,共同促进“爱生活动”深入开展。特别是“党员爱心示范岗”品牌,起到了先进示范、典型引路的鲜明作用。如今,“献爱心,讲奉献”,在贾汪中学蔚然成风。
朱德平老师就是其中优秀代表。他被评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其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2013年,他入选“江苏省师德模范事迹宣讲团”,并于10月赴苏州、镇江、无锡等地宣讲个人师德先进事迹。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朱德平老师始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真心对待每一个贫困生和留守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充满自信,快乐健康。执教20多年来,朱德平累计为学生们购买了2000多支钢笔、铅笔、圆珠笔,几百副直尺、三角板,100多盒圆珠笔芯等学习用品,还将200多件新旧衣服、几十双新旧鞋子,捐赠给那些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朱德平的感召下,学校中越来越多的党员和教师加入到“德平爱心团队”,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全校教职工还积极捐赠衣物钱款,并带动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现在,该校每年都有近300名贫困和留守学生得到帮助,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
“三联三为”
“帮联先锋”
育人痴心不改
在“三联三为”等主题实践活动中,贾汪中学先摸排出困难家庭和重点帮扶对象,经校党总支统筹安排,形成“一对一”或“二对一”的“帮联对子”。随后,各支部党员教师“帮联先锋”立即行动,投入到为学生代言、服务和排忧的活动中。截至目前,共完成面对面走访76人次、慰问送温暖50人次,密切了党群关系,涌现出了一大批“帮联先锋”。
王新侠是该校党员教师、2013年度贾汪区最美教师。由于常年做班主任,她对贫困生和留守生有着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感受,分享他们的喜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包容他们的小小缺点。2009年,王新侠的爱人被查出患尿毒症,但她坚强地挺了过来,一面悉心照料爱人,一面依然关爱着她心爱的学生。班级里一些“刺头”,被王老师的乐观和坚强感染,仿佛一下子懂事了,学习比以前更加努力。王新侠时常说:“学生是天使,我们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不论个人生活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对教育事业痴心不改。”
一年来,贾汪中学“关爱贫困家庭,撑起爱的天空”行动成果丰硕,一批留守和贫困后进生得到转化,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教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明显提升,为特殊群体建起了一个暖意融融的幸福之“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