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态文明绘美好园区新画卷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高铁开通后,乘坐“G”字头列车往来徐州,下车伊始便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腹地高铁生态商务区。站在这里环顾四周,不论春夏秋冬,映入眼帘的总是清翠清朗,扑面而来的总是清新清丽,仿佛置身绿浓碧透之中。西向800米的金龙湖景区和珠山宕口生态修复公园山水萦绕、绿树掩映,风光奇丽、美景如画,令人陶醉,更令人感慨“风景这边独好”!

这幅美丽景象集中展现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昭示了开发区不仅是企业林立的投资福地,而且是环境宜人的幸福家园。目前,徐州经开区是苏北唯一的“江苏省低碳经济试点园区”、“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并正在紧锣密鼓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可望今冬明春通过验收。去年,在全国200家国家级经开区科学发展评价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评价跃居第16位,较2010年前进22位。

低碳中前行绿色中崛起

发展产业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并行的两条主线,以低碳经济、绿色增长引领新一轮发展是徐州经开区的鲜明导向。近几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定环保优先、生态领先,始终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始终坚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凝聚共识,集成合力,精心组织实施五大工程,努力把生态文明推向一个新境界,让开发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靓、人更美,全面铸造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独特生态品牌和优异环境品质,造福于民,泽被未来。

坚持扩绿增景,实施绿化美化工程。近几年来,开发区先后投入生态绿化资金6.5亿元,大力推进京沪高速铁路、城东大道、徐贾快速通道、北三环东延等一批道路绿色廊道工程;大运河、荆马河、房亭河以及金龙湖、大坝湖等水生态廊道工程;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区、房亭河绿化风光带、金龙湖景区、珠山宕口、翔园和碧螺山等生态景观工程,正在规划实施珠山宕口生态修复二期、大黄山森林广场、大湖研发公园、东龙湖水利工程等生态项目。新增绿地370余公顷,道路绿化普及率10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绿地率达到39.25%,绿化覆盖率达到43.3%,人均公共绿地16.69平方米。

前不久,金龙湖景区由于实现了“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清新、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水经济生动”的目标,成功晋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珠山宕口生态修复一期顺利获批全省首批城市园林绿化示范工程。12公顷的珠山宕口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即将动工,建成后将形成融山体风貌、微型湿地、多样山林等于一体的生态景观团组,成为开发区又一绿色名片。正在规划设计的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绿化方案,绿量之大、景观之美都将再创历史新水平。

经济发展

与“蓝天碧水”相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水气并治,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完善约束机制,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治理等治理措施。

为确保水质达标,开发区大力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和尾水导流工程,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先后建设了10万吨的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4.5万吨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3万吨的大庙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20万吨。同时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尾水排放由一级B提高到一级A标准。投资4300万元建设了中水回用厂,日处理中水4万吨,每天可以向中能硅业等企业输放中水3万余吨,减少了新鲜水用量。综合整治了不牢河、三八河、房亭河、荆马河开发区段等重要河流;铺设了大庙办事处、大黄山办事处截污管网;封堵了杨山大沟、金水河、房亭河沿岸两侧企业等13处排污口,并对32家截污不彻底的雨污混流排放单位进行整改。

为改善空气质量,开发区实时掌控企业排污情况,及时处置突发污染事故。重点加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相关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严格清理燃煤锅炉,取缔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设施,改为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坚决查处各种形式的污染源。

坚持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开发区严格招商准入,从源头上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区入园,以“选资”推动产业生态化改造,近两年先后舍弃了40多亿元的相关涉污涉耗项目。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综合运用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政策减排、科技减排等手段,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动真碰硬削减碳硫排放量。鼓励企业实施大型机械变频改造,每年节约用电359.4万千瓦时。同时,支持企业开展环境标识认证、清洁生产审核、节能专项行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目前全区已有3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4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每年节约蒸汽10.4万吨,节水39.7万吨,减少废水排放量33.75万吨。

爱绿护绿植绿融入百姓生活

近年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全民动手,实施绿色创建工程,让爱绿、护绿、植绿成为全区人民的共同追求。积极开展绿色细胞工程创建活动,全区已获批25家省级和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大庙、大黄山获得省级生态镇命名。大庙村和安然、大黄山、狼古墩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生态村和省级生态村命名。孟家沟社区、桃园社区等41个社区获得了省、市“绿色社区”称号,城东中学、开发区中学等17个学校分别被评为省市“绿色学校”。

坚持绿色发展,实施低碳经济工程。按照技术水平高端化、产品制造智能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的要求,着力引进发展对低碳经济支撑和带动效应明显的重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规划建设了高铁生态商务区、清洁技术产业园、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总部经济园、健康产业园等低碳功能园区,为集聚低碳产业项目搭建了良好平台,成为了江苏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园区。

如今,漫步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让人顿有豁然开朗的舒畅,大建设、新开发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大植被、新景观滋润着人们的视野,浓郁的绿化、清新的空气、净洁的水体,整齐的道路、优美的工厂、和谐的小区……这些无不汇集在园林般的绿色海洋里,诠释着开发区不断延伸的生态文明,彰显着开发区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