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老师的新舞步

2022年01月18日 10阅读 来源:徐州日报

“我们在这星空下/一齐舞起来/歌儿舞起来/心儿舞起来/我们和快乐一齐舞起来……”

在云龙公园,一阵欢快、激昂的舞曲令我目驰神移。喷泉广场汇聚着列队翩翩起舞的人们,是广场舞。

乐曲时而激昂、时而悠远、时而舒缓。人们踏着音符,挥舞双臂,忘情地舞着、跳着。热烈如民族风“炫”起,舒徐像天鹅在湖畔游弋。灯影幢幢,看得见她们脸上写满了欢快。

我看到一个老大姐不时纠正舞友们的动作。她就是喷泉广场健身活动站的负责人吴荣霞,今年67岁的她,看上去依然那么俏丽,浑身充满活力,似乎岁月单单忽略了她。

不久前再次见到吴老师,是徐州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我问她,几年来不惧寒暑坚持带着大伙儿跳广场舞,图的啥?她笑笑说:“真的没想那么多,我只是喜欢!”

重拾舞蹈源于热爱

年轻时的吴荣霞能歌善舞,做舞蹈家曾是她的梦想,她想用肢体语言表现真善美。从学校考入部队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似乎走近了她人生的梦想。然而,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折断了她梦想的翅膀。

她从部队回到地方,被分配在一个工厂上班。不久,单位派她去参加医学速成班的学习,学到了一些中医学基础知识,回到厂里做了“红工医”。她本以为与心爱的舞蹈无缘了,没想到退休后却有了一方实现梦想的“舞台”。

2009年9月,徐州云龙公园实行敞园入场。她和几个姐妹们相约跳操锻炼。

第一天,她带着台小收录机来公园锻炼,跳着跳着,一转身,却发现身后有好多人在学着跳。两天后,跟在她身后学跳操的更多了,100多人随着音乐起舞。她看着迅速扩大的队伍,特别高兴。可收录机音量太小,后面的人听不清。

回到家她给爱人王金宝说了这事。平日不大言语的他想了想说,你喜欢的事我支持,音响再买大的。怕孩子们不理解,他又对孩子们说:“你们小的时候我经常出差,妈妈一个人带大你们很辛苦。现在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咱应支持。”儿子、儿媳妇、女儿都表示赞同。

爱人陪吴荣霞去商场精心挑选,抱回来一台最先进的全电脑版的音响,拉到现场一试,音效好极了。之后来喷泉广场学跳舞的人更多了,她开心的同时亦感到责任:姐妹们都奔我来了,应该让她们得到更有效果的锻炼。

创新舞步强身健体

吴老师开始潜心研究广场舞,她将民族舞、现代舞、健身操、形体操结合起来,针对中老年人的情况,既让她们得到充的锻炼,又感到新鲜有趣,心灵愉悦。

一个新舞广泛推开之后,她会到舞友中听取意见,加以修正。她发现不少舞友患有颈椎病、血压高、血脂稠、便秘和心脏病等。

能不能把预防缓解病痛融进舞步里呢?吴荣霞把做“红工医”时学到的中医保健知识,巧妙融在“举手投足”之中。为找准与病痛对应的穴位,她一个个地筛选研究,查医书,上网搜资料,实在搞不懂,她再去中医院请教专家,直到真真切切地弄明白。

据吴老师介绍,她创新的手指、腕部运动,促使人体末端血液循环,可防老年痴呆症,也可缓解腱鞘炎的疼痛和恢复。颈部运动,系前打肩、后打背,促使血液循环畅通,是针对颈椎病和肩周炎的。而腰腹部拍打法,则是通过前打腹部,使其腹部的胀满、胸闷得到缓解,也让脂肪得到润化。后打两侧肾俞(腰后的两侧),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使内分泌得到有效的调节。还有手指空抓运动,将手臂竖起再将五个指头尽可能的伸开,再用力深抓,促进心包经血液循环。

潜心研究痴迷忘我

其实吴荣霞的用心何止这些,在330多个广场舞中,都针对身体某个部位的保健而编排。就像她的一个“粉丝”所说,吴老师是将广播体操、健身操与中医推拿、按摩、点揉等巧妙融进了舞蹈。

此外,吴荣霞还将各种舞步与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典型动作运用其中,如:插稻秧、缠毛线球、甩辫子、挑扁担、拉风箱等。这让每个舞蹈特色鲜明,通俗易学。

在现场,我们看到扇子舞、筷子舞、红绸舞、长袖舞和等,都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大受舞友们的喜爱。但是吴老师在背后的忘我付出,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吴荣霞说,有时候她正做着家务,突然想起新编排的一个舞蹈动作需要改进,她会放下手里的活,伸开四肢去比划,仔细揣摩。睡觉的时候,她常常突发奇想改换动作,就立即起身,站到镜子前,把在梦中出现的舞姿演绎一番,记录下来。

因为她的这份痴迷,去年秋天,吴荣霞还有惊无险地出了一次状况。

那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带完早场将音响放好,9点开始吃早饭,饭桌上有包子、蛋和红枣粥。吴荣霞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广场舞”。她嘴里嚼着饭,前颠颠步、后转转身,念念有词。一不小心,嘴里的枣核滑到了喉咙里,不知道是痛还是惊恐,她不由大叫一声,就无法言语了。

家人急速将她送进医院,医生看到那颗大枣核横卡在里面,部位恰是最让医生棘手的地方。躺在病床上的吴老师痛苦难耐,甚至觉得自己要不行了。医生会诊后,对她实施了全身麻醉。两个小时后才取出那颗枣核。至今提起这事她仍心有余悸。

一个大集体一处新天地

吴荣霞教广场舞,一片痴心,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4年前的一个晚上,家住铁路三宿舍的李萍,偶尔和丈夫路过云龙公园,被热闹的场景感染。她第二天就来到这个大集体,一跳就是四年。

某局机关干部张来阳,今年60岁,两年前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忙惯了的他,猛然闲下来,一下就陷入了无所适从的窘地。迷惘之下,每天喝酒、吸烟、上网,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该做什么,身体也每况愈下,血压高、血脂稠等病症也缠上了他。

张来阳的爱人是喷泉广场的老舞友,在她的再三劝说下,张来阳很不情愿地耷拉着脑袋,跟着媳妇来了。

当他走近广场,看到那么多人伴着曲子欢快地舞着,壮观的场面令他震撼。张来阳喜欢上了这个群体。刚来的时候,他感觉腿脚僵硬不听使唤,连胳膊都伸不直,更做不到上肢下肢协调。

经过吴老师一年的指导和教授,如今他跳起舞来比女同胞还灵活,来云龙公园跳操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从无所适从的状态中走了出来,感觉一下换了个天地。

壮观热舞舞出美好明天

云龙公园的广场舞活动站点,也吸引着外地游人围观赞叹。前年徐州来了一个南京大型旅游团,下榻在云龙公园附近的某个大酒店。晚上,客人们到云龙公园转转。恰好看到这500多人欢舞正酣,南京的旅游者禁不住感慨:徐州人把广场舞搞得这么有规模,真是一景啊!

听到外地人这般由衷的赞叹,吴老师心底特别满足,特有成就感。而素不相识的外地游人要求学舞,她更是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去年,有6位河南新乡的游客,很兴奋地找到吴荣霞,迫切地想学几招。她一口答应,专门抽时间手把手教了一个礼拜,最后还将舞曲的U盘送予她们。新乡的客人临走时拉着吴荣霞的手说:“教了这么多天不收费,还送我们音乐盘。徐州人真好!”

夜幕拉开,喷泉广场又响起音乐:“我们在这星空下/一齐舞起来/和阴霾说拜拜/让彩虹留下来/拉着你的手/快乐舞起来……舞出快乐、舞出健康、舞出美好的明天!”

广场舞队伍中经常见到“大叔”们的身影。

偶尔露一下功夫,让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每天带着大伙儿跳舞健身,是吴荣霞最热爱的“事业”。

从舞友口中得知,吴荣霞教舞几年来,没有收过一分钱。文中提到的大功率全电脑的音响,一台花费5000多元,她先后买了4台,一年的维修费近3000元。机子每天用完了她要拉回家充电,一个月的电费又要近300元。而她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是1000多元。

几天采访的过程中,我时时被她的热情和公益心感动着。她在无偿教授广场舞,并在每一个音符、舞姿中诠释着生活的新定义,传播着激越昂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愿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像吴大姐这样用热情和欢乐彰显生活的美好!

采访手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